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6版:法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6版            法律
 
今日关注

2025年11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钱颜

涉外法治建设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商事法律服务是中国贸促会的业务主线之一。在中国贸促会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介绍了中国贸促会进一步助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出海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方面的最新动向和成果。

优化服务体系

促中外企业共赢合作

杨帆表示,中国贸促会积极打造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近期在这一领域工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进展。

一是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10月24日,第五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在新加坡举办,两国政商学界500余位代表围绕争议解决效率、人工智能应用与伦理等议题深入研讨,并共同签署《关于促进国际商事争议预防与解决合作的联合声明》及一系列响应文件,为夯实中新商事争议解决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11月5日,中国贸促会在山东青岛举办2025年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大会已成为汇聚全球工商界、法律界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大会期间发布的《2025年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宣言》,提出国际工商界对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共同关切与建议。

二是提供专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国贸促会打造的跨境贸易投资法律支援平台——贸法通,正持续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今年第三季度,贸法通受理企业咨询1.9万次,涵盖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国际合规、跨境投资等多个领域,涉及美国、越南、阿根廷、阿联酋、印度尼西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11月28日至12月5日,中国贸促会所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将举办第二十三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哈萨克斯坦、埃及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3支代表队报名参赛,还吸引了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中外仲裁员、教授、律师和专家报名担任评委。在涉外法治人才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本届赛事将以更加开放、专业和国际化的姿态,助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实务能力的高素质仲裁法律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聚焦风险提示

护航企业平稳出海

据杨帆介绍,从综合指数看,8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0,持续处于高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5.2%。

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美国、巴西和日本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已连续14个月高居榜首。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运输设备、医药、机械设备和轻工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从分项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1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31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101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11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42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分项措施指数中居首,成为各国保护本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工具。

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3,仍然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风力涡轮机零部件、芯片等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当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7.6%,环比下降9.4%。

完善商事认证服务

为企业开拓创新赋能

前三季度全国贸促系统商事认证数据在会上发布。杨帆表示,2025年1月至9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15.32万份,同比增长17.64%,这印证了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实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644.67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333.05万份,同比增长5.10%。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7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8.62%;签证份数共计228.84万份,同比增长47.25%。

2025年1月至9月,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70.80亿美元,同比增长24.01%;签证份数共计24.25万份,同比增长25.57%。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份数大幅增长,充分表明我国广大外贸企业面对复杂外部环境,积极应变、开拓创新,外贸“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新动能新优势在不断积蓄,为下一阶段我国外贸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