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赋能中拉农业绿色共赢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万泽玮
11月3日,第十八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期间,中拉智慧农业合作专题对话会在郑州举办。本次对话会邀请中拉政府官员、农业领域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共200余人现场参加,围绕“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与需求”与“合作机遇与实践路径”两大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在“智慧农业发展趋势与需求”对话中,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执行主席许世卫表示,近年来,中国逐步构建起“政策引领、技术攻坚、场景落地”的智慧农业特色发展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果,未来将加强智慧农业国际合作,分享中国实践经验,推动技术与装备交流,与国际伙伴携手应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挑战。
乌拉圭佛罗里达省省长卡洛斯·恩西索表示,虽然拉美地区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畜牧产区,但也普遍面临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应用成本高、融资难等挑战,亟需与中国在智慧农业技术研发、产业投资、新农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农业从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化转型。
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名誉院长田建民介绍了该公司建设智慧农业的两大做法:建设运维河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河南小麦大数据中心。此外,该公司与郑州大学联合开发的“豫种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该公司所属中原粮仓公司数字化托管模式等已在省内落地,实现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双提升,为中拉智慧农业合作提供了“河南样本”。
乌拉圭吉拉芬集团董事长戈登·斯托里介绍了该公司在种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出口领域的布局,期待与中国企业在智慧农场建设、种质资源共享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现代农业产业链资深专家杨官军在发言中提到,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信保支持重点农业企业出口近240亿美元,其中对拉美市场承保金额达42亿美元,涵盖农药、化肥、农机等领域。“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政保企’协同,为中拉农业贸易保驾护航。”杨官军说。
在“合作机遇与实践路径”对话中,智利驻华使馆参赞安德烈斯·格鲍尔提到,智利把智慧农业作为未来的方向,积极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智中两国优势互补,并且对规模化与创新有着共同的愿景。未来,智慧用水试点项目、双边实境实验室、抗逆性种子与遗传学、可追溯性与电商集成、绿色农业信贷等都可以成为两国在智慧农业领域合作的方向。“让我们抓住2025年两国建交55周年和自贸协定生效20周年机遇,在智慧农业领域启动创新走廊。”格鲍尔表示。
“我们愿与拉美企业共享生物育种技术,联合开展耐旱、耐热品种研发,助力拉美地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农产品产量品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君表示。
智利DDC公司亚洲区负责人沈力表示,该公司计划与河南农投集团开展多维度合作,共同布局北半球智慧农业、车厘子育种、冷链供应链配套等业务,为中智农业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拉应加强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合作开发适配拉美农作物与地形的模型系统及智能农机装备;将智慧农业纳入‘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通过政府协议、援建项目等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或示范区,推动技术落地与本土化应用。”河南农科院智慧农业专家王来刚建议。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拉美市场资源投入,深化与当地代理商合作,完善本地化服务网络,提供定制化技术咨询与培训,助力拉美农业实现精准化作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中心总经理马晓斌说。
对话会上,多家河南企业与乌拉圭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共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农作物引种试验、非常规饲料研发、技术培训等。河南农投集团将与河南省贸促会一起,通过推送政策信息、组织农业合作考察等,进一步推动中拉农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