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中韩人工智能合作潜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家玮
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在此次会议上,21个APEC成员就助力区域数字与人工智能转型进行深入讨论。在韩国的积极推动下,会议通过《APEC人工智能倡议(2026-2030)》,这是APEC首份聚焦人工智能的成果文件。
近年来,韩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12月,文在寅政府出台《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提出“从IT强国走向AI强国”的国家愿景,从构建引领世界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先国家、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技术三个方面,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尹锡悦政府延续并强化了这一战略目标,提出推动韩国跻身人工智能世界前三;2024年9月,设立总统直属的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推动韩国社会人工智能转型。韩国还于2024年12月通过《人工智能基本法》,成为全球第二个通过人工智能法案的国家(地区)。李在明政府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纳入未来五年经济增长战略,提出要将韩国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人工智能之都”。
中韩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各具优势,合作空间广阔。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方面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并拥有先进制造业和庞大市场所形成的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数据资源。韩国在半导体、存储芯片、显示技术、精密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硬件领域保持领先,同时拥有研发体系和较高的工程管理水平。斯坦福大学2024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上,中国与韩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七,这充分反映出两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11月1日,中韩两国领导人在庆州博物馆举行的双边会谈中,同意“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再次从顶层设计角度为中韩人工智能合作指明方向。
目前,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出海并成功落地韩国。阿里云于2016年进入韩国市场,并于2022年3月在韩国建成首个数据中心,为NAVER、Univa等韩国知名科技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2025年6月阿里云在韩国启动第二个数据中心,针对人工智能应用优化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包括云原生、大数据和数据库解决方案等。科大讯飞与韩国软件开发商Hancom集团于2019年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希望携手将基于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各类业务嵌入金融、教育、医疗行业。
未来,面向民生与社会治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很可能成为中韩合作的重点领域。韩国总统李在明已多次公开表达与中国在民生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意愿。这为中韩两国企业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向的项目落地提供了正面政策信号与信心保障。
虽然中韩人工智能合作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外部因素的干扰。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国际经贸格局的波动及第三方国家的干预,或可能对中韩人工智能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中韩之间的紧张关系。2016年,萨德入韩事件发生后,中韩关系严重受损。虽然中韩关系在文在寅政府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这一趋势在尹锡悦政府时期再度加剧。现任总统李在明在APEC峰会结束后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韩两国有必要推动关系的实质性修复”,但中韩关系中的若干敏感问题可能限制两国人工智能合作的发展。
三是中韩两国的人工智能生态存在差异。两国的人工智能生态相对独立,跨生态合作面临技术开发难度提升、产品兼容性不足、合规成本高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中韩人工智能合作,中韩两国或可在以下方面多做工作。
一是积极协调立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寻求两国最大公约数。中韩两国尤其应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制定、国际治理合作等重大问题上积极协调立场,为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具体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创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深度。两国可在具身智能、“AI+半导体”领域展开积极合作,在算力和数据等领域进行互相开放;可共同设立人才交流项目,每年互派人工智能青年人才到对方企业进行培训,并加强人工智能职业相互认证等。
三是为构建共同发展的人工智能生态创造有利条件。可鼓励两国企业和科研机构跨生态协作,促进中韩两国的人工智能生态融合。
APEC一直是中韩双方进行战略沟通的重要平台。此次APEC峰会上,中韩两国领导人对中韩关系发展方向进行校准,再次确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对当前中韩关系改善向好的态势,对两国开展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领域合作探索具有积极意义。(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