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优服务 商事调解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在瑞安调解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浙江省贸促会联合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于9月5日在瑞安召开贸促系统长三角地区调解工作交流会。这是全国贸促系统首次四级联动在县一级召开调解工作会议,上海、江苏、安徽、广东、湖南等12个兄弟省市贸促机构代表170余人参会,共同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商事纠纷解决新机制。其中,浙江省贸促会调解创新工作在瑞安的基层实践与改革成效,得到与会代表、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
搭建新平台 助企业高效解纷
系统思维强基础,实现机构全覆盖。近年来,浙江省贸促会深入构建调解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调解机构全覆盖,并将服务网络下沉至县域,在瑞安成功打造首个县级调解中心。
改革思维创机制,跑出解纷加速度。以入选“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首批试点为契机,浙江省贸促会联合浙江省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并推动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助力纠纷解决“一次不用跑”。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在浙江省实现“贸促+法院”诉调对接基础上,创新打造数智调解、中立评估、批量化解等模式。瑞安市贸促会联合瑞安市法院首创“批量调解”机制,截至目前累计调解法院移送涉外商事纠纷132件,调解成功率89%,结案时间较传统诉讼缩短一半以上。数字赋能高效化解纠纷,深受中外企业认可,主动选择“先调后诉”,并在当地成功实现首单非法院委托案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提升了我国商事调解的国际公信力和认同度。
协同思维重合作,织密企业服务网。浙江省贸促会着力构建“系统协同、内外联合、专家会商”的联合调解机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对内,浙江省贸促系统三级联动,成功协助多家企业追回海外欠款,化解破产危机。对外,依托海外联络处、境外商协会、中外使领馆等,近3年处理涉外商事海事纠纷100余件,涉及金额3亿余元。如,瑞安市贸促会依托印尼联络处助力某集团海外子公司成功化解海关扣押货物难题。浙江省贸促会在俄罗斯、阿联酋、哥伦比亚三国设立海外调解联络点,与香港国际调解中心、浙江省公证协会等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涉外调解+赋强公证”首案成功落地。瑞安市贸促会先后与瑞安市司法局、温州仲裁委建立“调解+公证”“调解+仲裁”机制。
矩阵思维拓宣传,扩大调解影响力。浙江省贸促会统筹推进调解、合规、培训工作,形成服务矩阵。首个“涉外商事调解宣传月”系列活动覆盖企业4万余家,带动上半年涉外商事调解受案量增长近70%,联合省司法厅、省法院发布首批浙江省二十大涉外商事调解典型案例,其中贸促系统占9个。将省级“合规行动计划”重点落地瑞安汽摩配行业,为近100家企业提供精准合规指引服务。
推进资源整合 提升服务质效
浙江省贸促会将主动把商事调解工作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持续提升服务基层和企业能力,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贡献力量。
一是扩大服务供给,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紧密结合浙江省市场主体发展和外贸转型升级需要,借鉴上海、湖南经验,加快建立高素质专兼职调解员队伍,推进“分级培训”,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和合规支撑能力。探索与香港国际调解中心等机构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靠前服务,提升法律服务在助企纾困、稳定预期方面的功能。
二是深化区域协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立足区域法治协同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与上海、江苏、安徽在规则对接、资源共享、纠纷协同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互通和联合调解机制,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提升区域商事调解整体效能。
三是推动融合创新,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支持瑞安等地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推动有条件的县级贸促会有序设立调解机构,将商事调解服务深度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学习广西、湖南、云南做法,深化与法院、仲裁、公证合作,拓展“诉仲调”衔接、一站式解纷、赋强公证等应用,形成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基层实践成果。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讲好浙江涉外法治故事。持续开展“涉外商事调解宣传月”活动,推动“商事调解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借鉴上海、重庆模式,依托重点开放平台和大型展会,系统解读我国商事调解政策与法治成果,积极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展现浙江以法治方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对外开放的创新实践。(来源:浙江省贸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