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融合中 找到自己的宝贵财富!”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侯千辰
34岁的亚思敏坐在电脑前,目光透过红框眼镜,冷静又锐利。她沉浸在工作中,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结构图案,推演着每项设计细节。这是这位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北非区域公司阿尔及利亚籍女员工工作的第10个年头,多年来中外文化的融合为她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为当地开创了美好生活,也为自己的幸福小家树立了榜样。
美好生活的设计师
亚思敏带领的设计团队全部由阿尔及利亚当地员工构成,最多时有20余人。从设计师成长为设计主管,除了对外联络设计院、合作方和业主,她还要关注团队内部的协调发展。在她看来,设计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做好这些工作的关键汇集成一个词,就是沟通。由于中阿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不同,双方员工有时会在合作中产生误解。这时,亚思敏便成为了中阿双方的沟通桥梁。
在中国公司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她对两国员工的特点了如指掌——中国员工追求沟通的效率,表达简洁直接,决策果断;阿国员工则喜欢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起初,部分阿国员工不理解这种看似“生硬”的表达,导致一件很小的事情上升为大矛盾。经亚思敏从中调解,误会解开了,两国员工得以放下芥蒂,团结一致向目标迈进。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北非区域公司在当地政府上一个五年计划内,共建设政府公租房、租售房等民生住房共计1.3万套,目前已经全部交付,其中包含了亚思敏和中外员工的大量付出。除了向中国团队借鉴经验,她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带入团队,为成员设置阶段性任务,并随时接收反馈,保持交流。从业至今,亚思敏参与过的项目工程已有三十余项。在她看来,项目规模虽然有大有小,但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她都会平等、认真、细致地对待它们。
亚思敏希望她的美学设计能够达到同技术相匹的完美,但由于预算不足、工期限制或业主决策的问题,常常事与愿违。这是亚思敏眼中的“不完美”,然而,她能够根据项目变动随时调整设计,同时兼顾预算和业主要求,并且总能按时交工。
幸福家庭的母亲
“学习是我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亚思敏并没有停止学习。无论是与行业前辈、同事进行项目交流,还是各种专业研讨、学术分享,她都积极参与,不放弃每一个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机会。驱使她不断学习的,有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的尊重、对行业的热爱,更有谦虚的底色。
亚思敏有一个7岁女儿,作为母亲,繁忙的工作使她无法时刻陪伴在女儿身边,但她的选择无疑为女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方向。成为宇航员,亦或是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优秀建筑师,这个女孩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2019年,亚思敏受邀成为项目设计主管后,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谦逊的态度,“人外有人,所以我们不能停止学习。”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时,亚思敏发现,校园里学习建筑设计专业的女生数量竟然超过了男生,这令她感到惊喜。同时,她坦言,女性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亚思敏常被公司的中国同事们尊称为“工匠”,当她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工匠”的含义时,却谦虚道:“以我的年纪和经验还配不上这个称呼,但我会不断努力,把成为工匠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铁建国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