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合作开启中葡经贸新篇章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傅志辰 实习生 卜一航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迎来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葡萄牙总理路易斯·蒙特内格罗开启其上任后的首次访华之旅。在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此访正值中葡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备受两国工商界瞩目。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中葡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门迪亚(Bernardo Mendia)。门迪亚不久前曾率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对中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着切身体会。他认为,蒙特内格罗总理此访意义重大,标志着中葡关系正从历史性的友好情谊,全面迈向一个以务实执行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绿色与数字经济的全新阶段。
承前启后,合作基石坚实稳固
回望过去二十年,中葡经贸合作的画卷绚丽多彩,其深度与广度远超预期。门迪亚表示,两国经济合作已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早期的传统货物贸易发展成为涵盖能源、金融、医疗健康、物流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多元化、深层次伙伴关系。
这一成熟的演进轨迹在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案例中得到充分体现。从中国国家电网入股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葡萄牙电力公司(EDP),再到海通证券收购里斯本的投资银行、复星集团进入保险与医疗健康领域,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是简单的资本流动,更是深度的战略融合。
门迪亚强调,在欧洲经济面临挑战的时期,这些投资为葡萄牙的关键基础设施注入了宝贵的长期资本,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不仅为葡萄牙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葡萄牙相关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专业化提升,国际化视野得以拓宽,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种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所建立的深厚信任,正是中葡合作能够不断迈向新高度的“软基础设施”。
绿色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如果说过去的合作是为伙伴关系打下坚实地基,那么面向未来,绿色产业正成为引领中葡关系进入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强大引擎。门迪亚特别强调了一个全新的旗舰项目——中创新航(CALB)宣布投资20亿欧元在锡尼什港兴建电池超级工厂。该项目预计将于2028年投产,届时将直接创造近1800个就业岗位。
他认为,此项目标志着“中葡伙伴关系正式迈入绿色工业时代”,其意义远不止于投资数额和就业岗位。它将葡萄牙定位为欧洲清洁交通供应链的关键枢纽,更代表了中国对葡投资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以往的参股现有资产,转向在欧洲土地上从零开始,共同建设全新的、高科技的先进制造能力。门迪亚将这种绿地投资称为真正的“生态系统建设者”,因为它将有效带动葡萄牙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提升本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葡萄牙工商界展现出务实而富有远见的姿态。门迪亚介绍,葡方聚焦于那些能够切实提升生产力、符合欧盟市场标准,能巩固葡萄牙作为连接欧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的跨大西洋枢纽地位的具体项目重点推进。
在这种“质量为先”的方针指引下,以锡尼什港和莱索斯港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与海洋经济合作成为重中之重。双方的合作愿景是利用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以及构建“绿色航运走廊”等前沿手段,对港口进行现代化升级,并与伊比利亚半岛的铁路网络高效整合。双方为此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包括在两年内将港口货物滞留时间缩短15%,在三年内将与物流相关的碳排放减少20%,以务实的行动将葡萄牙打造为贸易往来的高效、绿色且值得信赖的“安全走廊”。
多元并进,拓展务实合作新空间
除了绿色工业和智慧物流两大核心领域,中葡合作的未来蓝图还在更多新兴领域徐徐展开,呈现出多元化、多支柱的良好态势。门迪亚表示,中葡两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共同挑战,这为双方在医疗健康与银发经济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双方正积极探索在葡萄牙联合开发获得欧盟CE认证的医疗设备,开展临床研究,并推广数字化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他特别提出了一个创新构想,即支持葡萄牙建立一个“积极老龄化”的示范中心,共同探索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的创新模式。
在数字经济领域,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广泛的中小企业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为此,双方正致力于加速推动葡萄牙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庞大的数字市场,通过天猫国际、抖音等电商平台,将葡萄牙的优质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
作为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天然桥梁,澳门在新时代的角色也正从历史性的文化纽带升级为功能性的合作平台与“加速引擎”。门迪亚认为,澳门未来可在三大领域发挥关键的“乘数效应”:在绿色金融领域,试点发行同时符合中国与欧盟绿色分类标准的联合绿色债券;在葡语国家贸易方面,成为中国—葡萄牙—葡语国家共同体(CPLP)在农业、能源、医疗等领域供应链合作的加速中心;在人才与教育上,推动中国澳门与葡萄牙高校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设立双学位项目,为未来合作培养人才。
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葡合作必将继往开来,谱写新篇,成为新时代国家间高质量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为两国人民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