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3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3版            观点
 
今日关注

2025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斯洛伐克经贸产业合作积极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万泽玮

本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共有来自26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其中就包括了斯洛伐克现任总理菲佐。

近年来,中国与斯洛伐克的经贸、产业合作正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提质升级,在传统合作领域之外,科技创新、新能源等领域也正结出合作硕果。对中国企业来说,把握中国—斯洛伐克经贸关系发展机遇,投资斯洛伐克热点领域,或将取得较好效益。

中斯经贸产业合作稳步发展

中国与斯洛伐克近年来经贸合作稳步发展。2015年,中国与斯洛伐克双边贸易额为50.3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7.95亿美元,进口22.37亿美元;2025年,仅1月至7月,中国与斯洛伐克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51.92亿美元,今年有望超过100亿美元。在投资方面,截至2024年,中国企业在斯投资超过6亿美元,创造了5000余个工作岗位。

不管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还是共建“一带一路”,斯洛伐克都积极响应。早在2015年,双方就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2017年,中欧班列框架下的“中国大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专列通车,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快捷通道。

2024年,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访华期间,中国与斯洛伐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一年,中方宣布对斯洛伐克单方面试行15天(后又升级至30天)免签政策,斯洛伐克企业家来华洽谈更加便捷。2025年5月,在中国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上,斯洛伐克首次成为主宾国。斯洛伐克国家馆开馆仪式上,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等高级官员出席,是本届博览会最高级别的外方代表团,这足以看到斯洛伐克政府和业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新”“绿”成为合作关键词

中国与斯洛伐克的产业合作中,哪些行业是重点?从2024年中国与斯洛伐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中,从2025年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的斯洛伐克国家馆里,就能找到答案:

2024年联合声明中提到,中国与斯洛伐克将加强在新材料、新基建、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广泛探索和培育双方在绿色技术、循环利用、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2025年的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上,斯洛伐克国家馆内现场展示了中国企业与斯洛伐克克莱因视觉公司联合研制的第二代AirCar飞行汽车,吸引不少观众打卡。低空经济也成为不少斯洛伐克企业关注的重点。

总结起来便是两个关键词——“新”和“绿”。近年来,斯洛伐克汽车制造、电子、化学、通信等重点产业加快创新和绿色转型步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正成为斯洛伐克产业格局中的新关键词。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积极参与斯洛伐克产业转型浪潮。

以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为例,该产业已经成为斯洛伐克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25年,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与斯洛伐克当地企业伊诺巴特开始在斯洛伐克西部的舒拉尼工业园区建设国轩—伊诺巴特电池厂,计划2027年第一季度建成投用,服务欧洲当地电动汽车工厂的需求,为其提供本地化生产的电池包。这一项目将是斯洛伐克第一个电池超级工厂,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欧元,将为当地创造13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斯洛伐克政府已经将该项目提升到国家级战略投资地位。斯洛伐克分析人士认为,要想满足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斯洛伐克还需要建设两座这样的超级工厂,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遇。

投资斯洛伐克需注意五点

投资斯洛伐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做好哪些措施?专家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需要关注法律问题。斯洛伐克是欧盟成员国,中国企业投资斯洛伐克时,不仅需要遵守斯洛伐克本国法律,也要遵守欧盟相关法律,特别是有关投资优惠政策、税务、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及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科学合理地预估工资、税负成本。中国企业在投资斯洛伐克之前,需全面研究斯洛伐克法律制度,包括投资优惠政策。可以聘请本土化的律师团队,针对法律风险做好提前预判。

二是需要注意投资环境风险。作为欧盟成员国,斯洛伐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欧盟法规的波及,这也将对在斯洛伐克投资的中国企业造成一定影响,高新科技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计划在斯洛伐克投资的中国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在投资前需关注斯洛伐克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动向。此外,工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斯洛伐克有一定影响力,与上述组织打好关系,将会有助于解决不少潜在的问题。

三是注重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一方面,应按照欧盟和当地法律标准支付工资,不应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按时或过低支付工人工资,引发劳资纠纷。此外,要注意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遵守斯洛伐克当地有关废弃物处置的法律。

四是投资方式要灵活。例如,中国企业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通过并购当地企业或进行资本运营等方式,参与当地项目。此外,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可以考虑与国际大公司合作,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在合作中注意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提高项目成功率。

五是注意项目的本土化运作。中国企业可在当地聘请当地人员设立分公司,及时跟踪项目情况,快速决策,把握机会。此外,当地工程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往往对当地情况更加熟悉,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本土化分公司可多与这些机构进行对接,更好融入当地经济生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