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叩响东盟市场大门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兰馨
以“传承中医国粹 弘扬药膳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以下简称“药膳博览会”)将于12月中旬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我国首个区域性药膳博览会,会议由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医药报指导,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联合各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新加坡药膳研究会、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泰国中医总会、越南传统医学协会、印尼药膳与草药协会、菲律宾中医药学会等多个东盟国家机构共同筹办,旨在搭建东盟区域的药膳产业链供应链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正是基于我国药膳产业已形成的从单一种植、传统加工到研发与体验相结合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广西作为重要的中医药资源地,中药资源物种达7542种,位居全国第2位,其中药食同源品种占比近60%。”业界人士介绍,广西拥有300余种林下道地药材,八角、肉桂产量占全国90%,还确立了“桂十味”道地药材及31种区域特色药材。数据显示,广西已建设82家“中药材示范基地”、40家“定制药园”,为药膳产业的源头种植提供了保障。
这样的资源优势推动着药膳从“养生小众”走向消费需求升级的新阶段。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诗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首届药膳博览会聚焦药膳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设置八大展区,涵盖从企业展示到科研体验的全链条环节。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1+1+5+N”场系列配套活动,分别是1场开幕式暨中国—东盟药膳交流大会,1场中国—东盟药膳大赛,围绕“中医药+AI”等主题的5场活动以及各参展单位的N场特色活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赋能与标准重塑的支撑。近年来,药膳行业凭借“药食同源”的独特优势,成为大健康产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药膳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5%,远超传统餐饮行业的增速。
在此背景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出台《药膳食品安全标准》,首次明确原料配伍与功效宣称规范,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部分地区还试点“药膳+文旅”模式,推出沉浸式药膳体验馆、养生主题民宿,带动区域经济联动增长。
“‘健康中国2030’战略支持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刘张林强调,《药膳食品安全标准》(2024年)规范行业,RCEP协议生效使药膳产品享受关税减免,广西的相关规划及东盟多国放宽中医药准入政策,都为我国药膳进入东盟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西计划与东盟互设药膳文化展示体验中心,推动专业人员研修交流,将单次展会的合作延伸为“永不落幕”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世界医疗协会理事王俊英认为,上述优势与机遇叠加,将推动我国药膳产业在东盟市场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业链重构与价值延伸成为药膳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