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观点
 
今日关注

2025年8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建智慧未来:中国与海湾国家人工智能合作新蓝图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刘庆龙

沙特首都利雅得八月的夜晚依然炽热,奥拉亚大街上的咖啡馆人声鼎沸。沙特国王大学的学生法赫德和他的朋友们正热烈讨论着篮球亚洲杯的冠军归属,最终,法赫德掏出手机轻点屏幕:“DeepSeek,你怎么看?”这个来自中国的人工智能助手,已融入海湾青年的生活日常。

DeepSeek风靡,正是中国与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的生动缩影。当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2071百年计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数字时代交汇,一场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智慧革命正重塑双方经贸关系新格局。

政策推动中海人工智能合作

中国与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并非偶然,而是双方政策对接、政府层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海湾国家特别是沙特与阿联酋,积极将人工智能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沙特的“2030愿景”和阿联酋的“2071百年计划”都强调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多元化,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良好平台。

中沙两国已通过高级别联合委员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阿联酋与中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也明确推动中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政府间合作不仅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还加速资本流动。根据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2024年,海湾资本加速进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占比达62%。

政府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联动。2024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高层会议上,中国阿联酋创新中心与北京融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富电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沙特方面,公共投资基金与中国商汤科技合资成立SenseTime MEA,在沙特建设高端人工智能实验室。2024年5月,沙特阿美旗下基金Prosperity7参与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智谱人工智能的4亿美元融资,成为首个支持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与国际巨头OpenAI竞争的外国投资机构。

同时,海湾国家正从技术引进转向联合创新,积极与中国企业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前沿应用。麦肯锡2024年报告显示,海湾国家更倾向于采取“定制+建构”模式,与中国企业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优必选与阿联酋签署3.6亿美元协议,为其建设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助力当地科研与教育。在沙特未来城项目中,华为提供5G网络、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平台支持;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与未来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探索智能交通与数字城市的融合。

为中企开辟全新市场

提供多重机遇

中国与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紧密合作为中国企业开辟全新市场提供多重战略机遇。

一是切入高端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沙特、阿联酋等国具有打造区域乃至全球科技中心的雄心,对人工智能技术不吝投入重金,追求前沿性和领先性,这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绝佳的展示舞台。通过参与沙特未来城、阿联酋马斯达尔城等大型旗舰项目,中国企业的解决方案将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国际环境中得到验证,显著提升其技术品牌在全球高端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金字招牌”。

二是获取宝贵资金,加速研发迭代。公共投资基金、穆巴达拉、卡塔尔投资局等海湾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庞大且投资意愿强烈,近年来显著加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这为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和成熟技术公司提供了重要的、非西方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融资压力,支持其进行更长期、更前沿的研发投入。这些海湾资本不仅提供资金,往往还带有战略合作意向,能帮助中国企业更深入地理解中东市场并拓展当地业务网络。

三是本地化落地,深耕区域市场。海湾国家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时,高度重视技术的本地化适配,以满足其文化、语言、气候和治理需求。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定制化开发与服务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在语言处理、符合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设计、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文旅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优势,与当地伙伴合作组建合资企业,或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不仅有助于产品本地化,更能深度融入区域价值链,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市场地位。

四是构建区域枢纽,辐射更广市场。海湾国家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凭借其优越的地缘位置、开放的经济政策和日益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正致力于成为辐射整个中东、北非乃至欧亚非交汇地带的科技与创新枢纽。中国企业在海湾地区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和业务基础,将为其进一步拓展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发展潜力的周边新兴市场提供跳板和区域运营中心。

合作道路上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中国与海湾国家人工智能合作前景广阔,但中国企业在推进过程中仍需审慎应对多重挑战。

首先是地缘政治与政策波动的风险。海湾地区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持续关注和介入,将会影响海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与中国的合作。美国政府不断加强技术出口与合作方面的限制,颁布《芯片与科学法案》《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管制》等措施,给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带来不小压力。特朗普再次执政后,更加重视海湾资本在人工智能全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访选在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试图直接影响海湾人工智能合作方向。

其次是技术与数据合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在海湾国家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数据保护要求不断加强,沙特和阿联酋分别出台了《个人数据保护法》和《数据保护法》,要求数据本地化存储和处理,这给中国企业带来技术合规的挑战。为满足这些合规要求,中国企业需投入大量资源建设分布式数据中心,增加合规和运营成本。

此外,海湾国家提出技术转移与本土化的要求。海湾国家对外国公司雇佣本国公民设置标准,要求后者承担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责任,加快技术转移与本土化,但当地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缺口严重,这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在人才培养、技术本地化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不可忽视。

最后,文化适配与社会接受度问题需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必须深度融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语境,避免触及宗教禁忌与社会习惯。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由于阿拉伯语标准语与方言的差异,以及海湾方言的独特性,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需要在本地化适配上投入更多精力。

携手共绘智慧未来新图景

当古老的丝绸之路遇上智能革命,中国与海湾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已超越技术转移层面,升华为发展范式创新的战略协同。这种协同的本质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与海湾国家合作的深度重构,从战略对接的顶层设计到产业联动的务实推进,再到技术协同的创新突破,双方已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干扰、合规壁垒、人才短缺和文化差异等挑战,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政策不断完善、人才不断培养,中国与海湾国家的人工智能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石油时代的“黑金”在地下,数字时代的财富在云端。从中国到海湾,智慧未来的蓝图正在绘制,笔触已落在利雅得的星空下、北京的实验室里,落入千千万万用科技探索世界的中海年轻人手中。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