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十周年:赛事成亮点,助力产业生态布局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兰馨
从科技突围到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下简称“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机器人大会迎来了创办十周年。相较于往届大会更多聚焦于技术展示、产品发布和行业交流,本届机器人大会上,各类赛事凭借丰富内容与创新活力成为吸睛亮点,折射出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的深层逻辑。
在本届机器人大会的众多赛事中,京东携手宇树科技、众擎、松延动力、云深处、优必选、蔚蓝等知名品牌共同举办的首届“京东杯”机器人才艺大赛尤为抢眼。50余款前沿机器人纷纷秀出“才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带来的震撼。
作为本届机器人大会的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在推动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上动作频繁。在机器人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之际,京东推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将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目标是三年内助力100个品牌销售破10亿,把机器人带入百万终端场景。
在业界人士看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虽备受关注,资本迅速涌入、创业公司增多、技术迭代加快,但也面临商业化落地难的困境。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知情人士表示,京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将开放自身二十年积累的供应链、物流、技术和服务能力,助力机器人产业破局。
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另一大亮点就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以下简称“锦标赛”)。自2015年起,世界机器人大赛已举办10届,影响力持续扩大,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50余万名选手参赛,被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锦标赛的举办为现场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氛围。
“赛场上的项目跟机器人大会关注的前沿领域贴得很近。”北京某参赛队负责人表示,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中,机器人与人、环境的交互展示着技术突破;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里,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让人看到未来的可能;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上,孩子们操控着自己参与制作的机器人,眼里的专注劲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值得关注的是,锦标赛同期发布的“十大竞赛创新成果”中,“混合现实增强脑机接口系统”“无创精准闭环治疗系统”等技术,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成果,更指向医疗康复、特种作业等实际场景,这与机器人大会推动产业应用的方向完全合拍。
锦标赛现场参与群体广泛,不仅有专家观察记录,有年轻的工程师围着机器人调试参数,更多的是亲子家庭驻足观看和体验,广泛的参与群体勾勒出“全民共创”的产业生态雏形。
赛事的热度与产业的发展相互呼应。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表示,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上,京东通过丰富的产业场景打磨技术,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涵盖一系列扶持政策与“一站式”服务。
放眼全球,很多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但各有侧重。比如,日本通过“人机共生”理念推进具身智能进化,融合仿生学与纳米技术,发展“认知型AI”,在医疗护理、灾难救援等领域重点发力,并提出“2050登月计划”,期望实现人机双向学习闭环。
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也积极加码机器人产业。北京市通过连续出台行动计划,实施“双百工程”,在机器人企业培育、产品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未来还将持续发力优化产业环境。
综合来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传递出一个消息——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即技术突破迫在眉睫,市场格局风云变幻,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全球合作与竞争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