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C位”:重庆“智”造“电”亮全球品牌路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文/图 实习生 卜一航
![]() |
图为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 |
![]() |
图为工人工作场景。 |
![]() |
图为重庆的长江航运。 |
在重庆,这座以山峦叠翠和热辣滚烫闻名的“8D”山城,一种新的“引擎”正在轰鸣。
走进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驰机电”)和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通机(以下简称“隆鑫通机”)事业部的现代化工厂,一股新型工业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没有一些人印象中传统车间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整洁的厂房和有序运转的流水线。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而娴熟地操作,他们的身旁,是闪烁着数据的电子看板和低声嗡鸣的精密设备。在生产线的尽头,一台台设计精良、动力强劲的便携式发电机和储能电源静待检验,机身上“SENCI”或“LONCIN”的品牌标识分外醒目。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些凝聚着重庆“智”造心血的机器在离开工厂时,大多会贴上欧美知名品牌的标签,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一个沉默而高效的环节。
今天,它们正以自己的名字,直接面对全球亿万消费者。这不仅是标签的更换,更是一场深刻的身份革命。
是什么让这些深居中国内陆的制造业巨头,鼓起勇气放弃驾轻就熟的代工(OEM)模式,选择一条充满未知却又前景广阔的自主品牌之路?
在这场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型中,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数字丝路”扮演了怎样关键的角色?
它们的故事,又将为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宏大叙事,写下怎样的新注脚?
告别代工,走向品牌
要理解重庆通机企业的战略抉择,必须先了解一个在商界流传已久的理论——“微笑曲线”。
该理论由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描绘了一条产品从诞生到市场的价值链:曲线两端是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附加值最高;曲线中间凹陷的底部,则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制造环节。
早在“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就依托国家战略布局,打下了其作为国家级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坚实基础。一个门类齐全、协作紧密的庞大生产体系由此成型,并在“军转民”的浪潮中,凭借摩托车等产品的巨大产能一度辉煌。
然而,这份以“制造”为核心的强大能力,却也带来了宿命般的无奈——重庆通机产业的核心优势始终集中在制造、加工与组装环节,长期被制约在附加值最低的“微笑曲线”底端。
“我们以前一直在‘微笑曲线’的底部,两边研发和销售都不归我们管。”隆鑫通机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明精准道出了代工模式的困境与无奈。
当核心技术、产品定义和市场渠道都掌握在海外品牌方手中时,中国工厂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也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并承担着订单不稳定的风险。
正是为了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重庆的通机龙头企业开始了艰难而决绝的转型。
神驰机电的品牌之路可谓是一场“长征”。这家成立于1990年的企业,从聚焦冲压件、小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做起,在2003年开始向下游延伸,进入终端产品领域。
在2011年,神驰机电迈出关键一步——在美国成立分公司,正式启动自主品牌的全球化建设。此后,其海外经营版图陆续扩展到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十余个国家,从OEM工厂逐步蜕变为在全球自建渠道、打造自主品牌的跨国企业。
与神驰机电的渐进式演变相比,隆鑫通机的转型像一场目标明确的“闪击战”。2020年,公司高层提出“四转一升”战略规划,即“燃油向电动、机械向智能、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四大转变,最终实现从工业品向消费品的升级。这一战略的核心,便是挣脱“微笑曲线”底部的“引力”,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发起冲击。而他们选择的突破口,正是技术迭代快、品牌效应强的储能电源新产品线。
这并非一个轻松的决定。放弃代工订单,意味着要直面品牌建设所需的大量时间、资金和资源投入,更要培养与终端消费者直接对话的全新思维模式。这背后是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更是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迈向“全球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乘船出海,直达全球
如果说摆脱“微笑曲线”的底端是战略目标,那么跨境电商平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超级加速器”。它绕过了传统外贸中层层叠叠的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为中国工厂搭建了一条直达全球终端用户的“数字丝路”。
“跨境电商是我们打造海外品牌的重要通路。”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谭骥表示。
重庆的通机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亚马逊等平台上展开了一场精准的“双轨”攻势,同时向个人消费者(B2C)和企业客户(B2B)两个市场进军。
在B2C前线,核心任务是建立品牌认知和收集市场情报。隆鑫通机战略性地选择跨境电商C端作为其全新储能产品线的首发阵地。这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晰:在一个全新的品类里,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可以最快地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建立新品牌的口碑,并从零开始积累用户数据。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成效显著。2024年全面上线亚马逊后,仅三个月,隆鑫通机线上销售额就从零飞跃到400万元人民币,并定下了2025年冲击1000万元人民币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B2B战场,一场针对专业用户的“攻坚战”也悄然打响。通过亚马逊企业购,这些工业级产品精准触达海外数百万的中小企业买家,如建筑承包商、设备维修店等。
神驰机电智能终端事业部、电商营销中心负责人谢馥蔓表示,通过亚马逊企业购,他们接到过单批次采购量超过20台、订单金额达数万美元的大单。而隆鑫通机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站点的B端订单量也已超过总量的10%,并持续增长。赵明也表示,他们发现许多小型维修店会通过企业购账号来采购备用电源,这是一个此前未曾关注到的巨大市场。
这种B2C和B2B并行的策略,在同一个平台上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一个在C端市场拥有良好口碑和大量正面评价的品牌,无形中为B端买家提供了强大的“社会认同”和信任背书。当企业采购者在亚马逊上看到某款产品在C端市场广受欢迎时,其采购决策的风险感知会大大降低。
可以说,B2C业务的投入,正在为B2B业务的增长源源不断输送“燃料”。
这场出海远征并非企业的单打独斗。重庆海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麦通”)等专业跨境电商服务商扮演了“领航员”和“陪练”的角色。他们帮助传统工厂理解电商逻辑,提供从店铺运营、数字营销到海外仓储物流的全方位支持。海麦通总经理赵鑫认为,品牌出海不是靠“砸钱”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耐心“沉淀”的过程,坚持持续做好产品、销售和服务,品牌影响力自然会水到渠成。
倾听用户,重塑产品
如果说跨境电商打通了渠道,那么它带来的最深刻变革,则发生在企业的“大脑”——研发部门。
直面消费者的模式,迫使这些昔日的制造业巨头完成一次思维上的跃迁。
“以前我们更多做的是产品,B端客户要什么,我们就给他生产什么。但现在我们开始做商品,先理解消费者更可能要什么,我们再去做什么。”谢馥蔓点明了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具体而微地体现在产品的每一次迭代中。谢馥蔓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神驰机电一款重达100多公斤的发电机,在最初的设计中只有两个固定的大轮子。有用户反馈,很多使用者是美国老人,他们无法抬起机器前端来调整方向。这个在传统研发流程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在直面用户的情况下被迅速捕捉。而团队优化产品的灵感则来自日常使用的行李箱。
“我们能用行李箱拉杆,为什么不能用行李箱轮子?”
于是,神驰机电为发电机装上了万向轮。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动,让用户只需轻轻一推,就能将笨重的机器轻松带到任何地方,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隆鑫通机也从用户反馈中获得了宝贵“情报”。他们的储能电源在日本上市后,收到消费者投诉称会在深夜被冻醒,因为给电热毯供电的储能设备自动关机了。原来,研发团队考虑到省电,设计了小电流自动关机功能,却未曾料到日本消费者仍广泛保留着使用电热毯的生活习惯。收到反馈后,隆鑫通机迅速调整了程序,只有设备小电流运行超过8小时才会自动关机,既解决了用户痛点,又不会过多消耗电量。
这两个故事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研发逻辑,正从单纯满足技术规格书,转向理解鲜活的用户故事。发电机的功率、储能的充电效率固然重要,但用户在实际场景中的便利性、舒适度和特定需求正成为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亚马逊等平台上源源不断的用户评论,就如同免费且永不间断的全球用户体验调研中心,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金矿。
山城底气,生态赋能
类似神驰机电与隆鑫通机成功转型的故事,在重庆这片肥沃的工业土壤上每天都在发生。从企业个体向外望去,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为“重庆智造”出海远航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第一是坚实的产业基石。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早已围绕这两大产业构建了成熟、完善且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这为通机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无论是核心零部件的采购,还是物流与异常处理,都能在本地高效协同,显著降低成本、提升响应速度。正如谢馥蔓所言,产品的成功是供应链、研发体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是强大的物流网络。重庆是“渝新欧”中欧班列的始发地,将“重庆造”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枢纽,打通了面向东盟和南亚的出海口;有长江黄金水道,可实现江海联运,通达全球。谭骥自豪地介绍,重庆拥有全国少有的双4F级机场规划和全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其西南物流中心的地位未来将愈发突出。
第三是来自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助推之手”。重庆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引育市场主体到建设产业园区,为企业“触网出海”营造了良好环境。而新成立的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则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整合物流、支付、培训等资源,并着手推动建立海外售后维修共享体系,以解决大件商品出海的行业痛点。
这个由成熟供应链、多式联运物流和有力政策支持构成的“铁三角”,共同构筑了重庆通机产业带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中国其他内陆工业城市探索外向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重庆范本”。
当然,重庆通机产业的出海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完善且成本可控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如何应对波动的国际贸易环境,依然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长期挑战。
但未来的方向十分清晰。市场从依赖传统燃油发电机,到青睐更清洁、安静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范围内,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起、远程办公的普及以及对家庭应急备电需求的增长,正共同推动着便携式储能市场以惊人的速度扩张。隆鑫通机和神驰机电早已洞察先机,将储能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
更令人期待的是“智能”的融入。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将“智能化”视为行业的演进方向。他们描绘的未来,不仅仅是卖出一个个供电的“铁盒子”,而是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为用户打造无缝衔接的智慧家庭能源解决方案。当停电发生时,用户甚至毫无察觉,电力就能自动续上——这是消费者渴望的极致体验。
从代工厂的生产线,到全球消费者的庭院;从执行技术图纸,到倾听用户故事;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到价值链的上游……神驰机电与隆鑫通机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生动缩影。凭借着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拥抱数字时代的智慧以及植根本土的产业优势,来自中国腹地的新一代“智造引擎”已经准备好为世界“电”亮更加光明和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