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7版:工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7版            工商
 
今日关注

2024年3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济宁进一步强化种业优势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林畅

山东省济宁市是我国种子产业重镇,济宁市现有规模以上种子持证企业78家,稳居山东省第一方阵,其中,济宁市嘉祥县年销售大豆良种达1.5亿斤,占全国大豆种子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济宁市政府新闻办近日组织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2024年济宁市推进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据该发布会介绍,济宁市围绕大豆、小麦、大蒜三大种业,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依托兖州、嘉祥、汶上3个国家级制种大县,打造全国一流种业基地。培育2至3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大豆、小麦、水稻、花生良种繁育面积不低于70万亩。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慧敏提到,下一步,济宁市将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种业企业集聚,推动种业领域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加快实现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发展。

一是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支持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争创国家级、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推动大豆、小麦、大蒜、水稻、花生、甘薯、特色畜禽等地方特色品种产业化开发。支持优势企业自建育种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协同创新育种平台、种业创新研发中心、种业部(省)重点实验室。鼓励育种单位积极申请院士工作站,依托省级筹建的分子育种技术、种业大数据信息等共享服务平台、区域创新中心等,实施育种联合攻关,集中攻坚种源“卡脖子”技术及重大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充分利用嘉祥大豆、兖州小麦等种业产业优势,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头部种企联系。

二是强化种业龙头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培育航母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优势企业集群。推动具备条件的优势种业企业上市。认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向种业企业倾斜。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优做强种业品牌,打造全国种业知名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种子企业。

三是强化种业技术服务。加强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10个省级综合试验站及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展示评价基地布局,组织基础条件好的种业企业展示评价基地申报国家、省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健全市、县、乡三级新品种展示评价推广体系,实行主推品种发布制度和形势研判,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大田生产试验、畜禽新品种(系)中试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扶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种业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开展植物新品种权、商品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将种子加工、播前处理和育苗、育种等设备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的购机户购置机具给予补贴。继续落实小麦、水稻、玉米等制繁种政策性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大豆、花生、水产等特色品种制繁种保险。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法保障种业企业科研、种子加工车间、种子仓储等建设用地。

五是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完善企业科研人员职称评价标准,鼓励科研人员按规定到种业企业兼职、任职。支持种业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待遇,畅通职称晋升渠道。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参与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种业领域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