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颜
![]() |
图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会场 |
2022年服贸会期间,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于9月3日举行。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我国涉外法律服务,要在服务拓展上持续发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大局,全力护航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仲裁国际品牌,充分发挥公证在扩大经贸往来等方面重要作用,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北京市副市长亓延军表示,将持续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国内外法律专家学者与国内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开展互惠合作,让更多国内外朋友共享“两区”建设成果;加强国际司法人才培养、引进和交流,重点加大贸易、投资、金融、税务、数字信息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人物和品牌法律服务机构;将不断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积极主办和参与国际法律论坛,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司法制度的了解和认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
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专委刘贵祥表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涉外审判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助力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壮大。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为共建“一带一路”及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等国际对外开放重大战略提供司法保障,支持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创新发展。二是统一法律适用规则,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司法解释、印发《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发布典型案例,为维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规则指引。三是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成立国际商事法庭、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更便捷、高效、低成本、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服务。四是积极支持律师从事涉外法律服务,与司法部共同制定《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共同发布《关于依法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和规范律师参与庭审活动的通知》,支持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刘贵祥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推动建立一流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完善涉外法律适用规则、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三项工作,助力涉外法律服务业实现新发展。
会上,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师协会和“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旨在进一步加强涉外律师队伍建设,提升涉外律师能力水平,助力律师走出去,各方将在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我们要在人才建设上下足功夫,加快培养一支熟悉中国法律、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着力夯实涉外法治工作根基。要在交流合作中凝聚共识,积极拓展法律服务国际交流新机制,搭建好交流合作国际平台,努力传递中国法治声音。”熊选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