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品牌的新方式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消博会承载着拉动消费、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元气森林首席可持续发展官王淄说,这是元气森林第二次参加消博会,元气森林希望利用消博会的平台,学习全球企业在消费领域的先进经验,分享元气森林对于新消费的实践和思考,推动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为核心的消费。
这一席话,引出了今天第三个故事的主题:做好消费品牌到底要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这也曾经是元气森林思考的问题。一位美国合作伙伴在和元气森林产品经理聊起气泡水在美国市场的定位时,突然问道:“你们瓶子上的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产品经理的第一反应是:在中国,“气”这个字可以组成很多词语,例如空气、节气、天气、气候、元气等等,并延伸出很多含义。尤其是“元气”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重意思,很多情况下都指的是“人的精神,精气”等,更深层次意义还包括生命力等等,是一种哲学概念。因此,如果要向世界消费者讲好“气”或“元气”的概念,元气森林这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消费品牌能讲好吗?
因此,产品经理只是回复说:“字面意思是‘air’,但还有一层抽象的哲学含义,我现在不知该怎么说,你给我点时间想想。”
在这天晚些时候,合作伙伴说,他知道《功夫熊猫》里面有“气”,他据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气”是有生命力的,是一种内心的能量,这种力量能帮我们探索未知的可能。
一位美国人对“气”的理解开启了元气森林团队的新思路:在人类文化里都存在着“气”这一概念,尤其是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多年使得“气”的精神和生命力一直被保存,并且历久弥新。但在其他国家,人们能隐隐感受到“气”,但其意义一直未被具象化,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异。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世界各地的人们更需要“气”的精神来鼓励。而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文化的共性以及这种共性最合适的表达。
为此,元气森林开始思考:面对海外消费者的时候,中国企业仅仅是要把货卖出去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元气森林团队专门组织了调研,了解海外消费者为什么喜爱元气森林。一些华裔消费者在访谈中提到,包装上熟悉的水果和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对口味有滤镜、有回忆。非华裔消费者的答案是:独特的亚洲水果口味搭配,品牌logo灵感来自书法的笔触……元气森林团队组织了一次会议,列出了所有从中国文化里“气”延伸出来的概念,与会者各自阐述他们所理解的“气”、“气”存在的场景、“气”对于我们的意义。后来,就有了这样的一段描述:
当你打开一瓶气泡水的时候,发出“chi”的声音,有种气在流动;
当你感受到一种冲动,带你成就所想,有种气在流动;
当你在城市喧嚣的街道疾行,抬头望见漫步的云,有种气在流动;
在每个升腾的气泡里,你都能找到“气”。它是亚洲文化里一种正向的心流状态,帮助你心无旁骛,走得更远。它就在我们周围,就像森林里的一棵树木,等着我们去发现。打开一瓶元气森林,用这一刻去放松,清空心中的喧嚣,然后再次全情投入,找回你所热爱的。
如今,元气森林不仅在美国找到了合作伙伴,而且产品已经出口至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届消博会上,元气森林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新品——可乐味苏打气泡水和R1智能冰柜,让消费者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相信,在中国品牌的产品力、创新力都不输国际品牌的当下,中国品牌已经有实力站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巨头们同台竞技,给海外消费者带去来自中国的优质产品。元气森林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饮品行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诞生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国货品牌,而且一定不止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