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22年7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资金链让外企在华发展更安心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高淑君

2021年3月,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首先在北京、深圳两地各5家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落地实施。一年多来,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办理规模合计近500亿美元,试点政策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尤其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日前,第二批试点扩围至上海、广东、陕西、北京、浙江、深圳、青岛、宁波等地更多优质的跨国企业,政策红利将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微观层面上,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有利于外资企业控风险、降成本、提效率。试点丰富了企业跨境资金风险管控手段,提高了风险防控能力。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可有效降低企业汇兑风险,显著提升跨境业务结算效率;跨国公司在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便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统筹配置资金,有利于降低集团内部资金调配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切实提高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企业国际化运营能力。

宏观层面上,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有利于地方政府优环境、拓渠道、提水平。试点有利于地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外资企业在华满意度。试点强化地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深度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高水平开放,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与跨境贸易相关的金融服务日益便利化,可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外汇资金结算服务,有效提高地方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水平。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从局部试点到扩大试点,充分彰显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恒心。未来一段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诸多挑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不仅让外资企业“留下来”,还要让更多的外资企业“走进来”。

一是让政策真扩能。落实落细试点政策,让更多优质外资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政策红利。积极推选企业加入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优质企业名单,扩大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业务覆盖范围。不断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畅通人民币跨境结算路径,进一步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二是让开放平台强蓄能。抓好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估体系新标准正式实施“窗口期”与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RCEP 生效“机遇期”,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作用,加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强化制度性、结构性安排,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质量。发挥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高能级平台的招商引资作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举办经贸博览会,为我国吸引外资提供更多机遇。

三是让科技增动能。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DEPA加快数字经济领域规则的磋商和制定,推动区域数字贸易规则不断完善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吸引外资投向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外资结构。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简化跨境业务流程,加强银企间信息共享,及时解决贸易新业态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助力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让服务提效能。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点对点开展政策解答、业余培训、走访调研等活动,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让现有政策红利加快转为企业的“真金白银”。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实施政策情况,聚焦外资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回应并推动解决,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规范化透明度等方面,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作者单位:山东省商务发展研究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