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22年7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条现代化“飞毯”,中国造!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王黎旭 张伟

杨东赤 摄

沙特当地时间7月12日18时整,中国铁建顺利完成沙特麦加轻轨2022年朝觐运营。该项目是当前全球设计运能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运营任务最繁重的轨道交通项目。这是中国铁建第8次圆满完成朝觐运营。

自7月6日凌晨4点整开始,在7天6夜的时间里,项目持续运营158小时,运营里程合计5万多公里,发行列车2228列,运送乘客共计129万余人次,整体运营安全、平稳、有序。

麦加轻轨由中国铁建修建,于2010年11月13日开通运营,是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建成的第一条轻轨铁路,也是沙特第一条轻轨铁路。麦加轻轨全长18.25公里,共设9座车站,往返于3个朝觐地区,设计运能高达每小时单向7.2万人次。

树品牌,展现中国担当

中国铁建作为总承包商,牵头10余家中国企业共同出海。中国铁建根据朝觐客流规律,将国内列车运营经验与项目特色相结合,设计5种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运营时间短、高峰客流大”的难题,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链在中东地区的延伸,展示了“中国力量”,积极推广了“中国经验”。

为保障7天的正式运营,铁建国际科学谋划,与合作单位通力协作,召开专题会,审议运营方案。集团领导带领国内专班,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昼夜值守,及时研究解决现场问题,为运营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项目的成功运营赢得了多方赞誉及关注。沙特交通部长萨拉赫等政要在今年运营期间到场参观检查。沙特铁路公司总裁巴沙尔亲自在运营控制中心盯控运营状况,他对中国铁建在试运营期间的筹备工作及正式运营期间的表现予以高度赞赏。

打主攻,织造现代“飞毯”

18公里运营线,50℃高温,人均步行20000多步,走一圈下来,人就彻底“湿透”了……然而,这样的“一圈”,铁建国际麦加轻轨运营部部长马兴却不知道走过多少次。他2013年毕业后来到沙特麦加,经历了5年朝觐运营。

从今年运营前期准备开始,他就全身心投身于人员进场组织、临时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各种计划的制定并参与试运营和行车的协调中。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提前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方案,然后在大脑里面一遍一遍地“演练”,以至于连续几天无法安心入睡,连梦中都是“演练”场景。

“车辆启动,运营测试开始!”项目运维必须经过多次测试,不断完善组织模式,确保万无一失。然而,麦加室外温度经常达到45℃,测试案例大多在露天的高温下实施,测试的时候需要长达4个多小时在室外,前胸、后背,整件衣服全都湿透,又被烈日烘干,然后再次湿透……连衣服上都挂上了白花花的盐渍。有时候需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做几个测试,偶有身体吃不消而出现各种小毛病的时候,他都咬紧牙关,挺一挺,直到把所有测试做完,才能放下悬着的心。

挑重担,我在我顶上!

眼,时刻盯着运营控制中心大屏;手,片刻不离对讲机……在七天六夜的运营中,麦加轻轨运营总监杨东赤不停地在运营控制中心对全线运营情况进行监控。2013年毕业后,他就加入了麦加轻轨运营部门,今年他已全面负责朝觐运营工作。

在今年的正式运营阶段,他每天只能休息3到4个小时。在运营最为繁忙的B、C、D模式,他甚至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每天坚守在运营控制中心,通过各站监控系统,对各站人流控制情况进行实施监控,对发现任何人群失控迹象,及早向所涉及车站站长快速准确地下达指令,保证人群有序流入流出。由于大量人流短时间内聚集,给运营组织、人群疏导带来巨大压力,每列列车有12节车厢,都要有人负责。

从作为“大脑”的指挥中心,到站台上的“神经末梢”,每一名员工,都紧绷着一根弦,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麦加轻轨运营维保部安全总监郑峰走下站台的时候,双腿虽因长时间站立而不住地颤抖,但兴奋和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亲身参与重大项目,让他感觉无比自豪。朝觐期间,除了本职工作外,他和其他中方人员一样作为突击队员支援人群控制,在人流密集的站台上整整工作了20多个小时。

用忠诚和担当织就现代“飞毯”。在这项“世界之最”背后,铁建国际建设者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为企业带来了世界声誉。(作者单位:中国铁建国际集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