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全面运营驶入快车道
来源:中国贸易报
本报讯 (记者 刘禹松)经过天津滨海机场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自西班牙进口的416公斤伊比利亚火腿近日被顺利放行。本批进口火腿是大通关基地五类指定监管场地开通运营以来保障的首票货物,也是天津空港口岸保障的首票进口肉类货物。首票货物顺利通关,标志着大通关基地口岸功能逐步落地,各项业务有序展开,全面运营驶入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是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基地三区”建设部署实施的重要航空枢纽工程,也是承接北京货运功能疏解,建设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天津自贸试验区航空口岸功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口岸功能建设工作,在天津市商务局、天津海关、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大通关基地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了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植物种苗五类指定监管场地。今后,上述指定监管场地将为天津机场进口境外冷鲜货物提供保障。
据天津航空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通关基地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持续针对“冷鲜贵特快”行业开展广泛招商,重点吸引医药、冷链物流头部企业落户。
天津港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天津港保税区将依托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政策优势,着力打造兼具口岸、商贸、多式联运功能的绿色智慧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发挥好大通关基地口岸载体功能优势,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生态,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区域商贸中心,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