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22年7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合作是亚洲国家赢得未来的关键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王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亚洲版图正在崛起,全球经济重心正向亚洲地区转移。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对稳定全球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亚洲发展,则世界稳定;亚洲分裂,则世界更加混乱。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其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借乌克兰危机挑动亚洲局势,试图向亚洲地区输送冷战思维,推动阵营分裂。其用心之险恶,令亚洲国家不寒而栗。

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包容开放才是正途。亚洲地区的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与西方“非此即彼”“零和博弈”的排斥异族文化根源不同,亚洲地区的文化生态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历史上交流频繁。14世纪至15世纪亚洲海上贸易繁荣时,曾出现我国泉州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多教并存的现象;中国的唐朝更是出现过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盛况。近代以来,许多亚洲国家都经历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对和平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祈盼。以史为鉴、求同存异、以发展为核心,是亚洲地区多文明、多民族共存的生存之基,也是当前亚洲地区通过对话处理纠纷、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务实处理方式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根源。周恩来总理当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说是对这种亚洲共处智慧的精炼概括。

亚洲的和平稳定,是亚洲国家繁荣发展的共同基础。当前乌克兰危机引发欧洲地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预期,而一些国家却意图将冷战思维引入亚洲地区、煽动制造阵营对立,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引发亚洲多国的警惕与抵制。对亚洲国家而言,搞地区分裂会破坏地区稳定,开放合作才是正理。

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中国作为亚洲大国,谋求和平发展并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对于亚洲地区是福音。中国没有称霸的历史,也承诺不会称霸;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具有稳定器的作用;中国完整的工业基础,庞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还将为周边国家带来共享发展红利的外溢效应。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而言是威胁还是利好?周边邻国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即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并尊重中国的和平崛起。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团结合作才是顺应时代的选择。以发展为核心的务实合作,符合亚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已处于衰退边缘。2022年上半年以来,世界银行连续3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全球能源和粮食安全危机加剧,失业潮和贫困率上涨,严重危及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欧美地区需求市场更是因高通胀而受到严重抑制。相对而言,亚洲地区因为有中国这个兼具完备工业生产能力与庞大消费市场双重功能的大国存在,形势有所缓和。中国自身经济韧性强,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是一个稳定器。亚洲市场未来将成为全球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半年多来,在进一步助推地区贸易与投资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复苏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日本两个贸易大国首次建立了自贸协定关系,双边贸易促进效应快速显现。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RCEP有望为成员国带来5190亿美元的出口净增长和1860亿美元的国民收入净增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的情况下,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东盟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143.5亿美元。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在疫情下逆势增长,为东盟国家经济稳定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使参与方贸易量增加4.1%,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中国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工业园,有助于各国实现工业化。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2012年至2021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份额提高3.6个百分点。

亚洲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有望进一步走深。亚太地区多个国家正在推动通信业发展和数字转型。如泰国政府和企业正加速向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转变。柬埔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键举措来支持国家数字化转型。中国5G网络用户数、基站数、行业创新数均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的银行卡、信用卡等传统金融服务渗透率低,缺乏成熟的传统支付基础,但在发展数字移动支付上却迎来新契机。未来,以RCEP和共建“一带一路”为基础,亚洲国家可在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技术标准、数据交互、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务实合作,甚至探索推动相关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

当前,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式微,G7集团等合作机制所代表的发达国家正上演一场场政治表演,推动冷战思维泛化,开区域一体化倒车。亚洲整体正在崛起,代表着与西方不同价值取向的文明生态与发展诉求。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经或将在亚洲国家陆续召开,全球治理进入了“亚洲时刻”。

在全球疫情反复、地缘冲突不明朗的国际背景下,亚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稳定增添了更多正面预期,成为应对当前全球挑战的亚洲力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场合相继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呼应。近段时间,亚洲地区多个国家领导人和政要通过对话、双边互访、联合新闻公报等方式表达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坚定立场,释放坚持多边主义的积极信号。亚洲国家秉持以和为贵、合作共赢、对话合作解决分歧的方式,将在全球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世界和平受到冲击、发展陷入困境的当下,世界应更多倾听亚洲声音,尊重亚洲立场,借鉴亚洲智慧。(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