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会展 上一版3
第A8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2年7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平台已启用 荔红时节来茂名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刘栋铭

蓝天白云下,茂密荔林中,空中栈道和林间小道串联起数幢古风建筑。这是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茂名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地带就在这里。当地拥有三个“国字号”荔枝平台,即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

今年荔红时节,三大平台建成启用。独具特色的“一圃一馆一址”为全国荔枝产业打造了综合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资源汇聚平台。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认为,三大平台的建成,为中国荔枝产业提供和国际社会交流的窗口,助力世界荔枝产业中心、文化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建设,有助于茂名打造荔枝先进技术创新高地和输出地,引领广东乃至全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汇集各类荔枝种质资源

经过两年多建设,占地33亩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汇集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3500多株,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

“资源圃给荔枝品种培优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荔枝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茂名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刘付峤说。

资源圃分为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区、科技创新与展示区两大区域。所有馆区通过空中廊道相连,兼具荔枝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和合作交流等功能。资源圃的18个产区荔枝实景展示包括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和11个国家的产区,各产区均按当地文化、风土人情差异化设计,让游客感受各地风貌。

展现荔枝古今的“大观园”

中国荔枝博览馆在资源圃一侧,主体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呈现一个“品”字形,寓意是对荔枝的品鉴、品味、品尝。

这是目前唯一的“国字号”荔枝博览馆。馆内以岭南佳果荔枝为主题,集历史渊源、文化知识及休闲旅游于一身,设有“荔史、荔事、荔知、荔人、荔业、荔韵、荔梦”七个展厅,是展现荔枝古今的“大观园”。

刘付峤是博览馆布展的参与者。他坦言,搜集展厅资讯及展品的过程非常艰辛,主创团队不断更新对荔枝的自我认知。在荔枝水浸木标本前,刘付峤说:“茂名荔枝种植历史超过2200年。这些在茂名发现的标本曾经埋藏在河床中,最终重见天日。”

中国荔枝博览馆是资源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映衬,形成“馆中有圃,圃中有馆”的布局。

“观众若在博览馆看到一种荔枝,可到资源圃看看这个品种的实际长相。人们在博览馆也可以查阅到资源圃不同品种荔枝的资料。”讲解员说。

打造业界人士交流基地

就在一个多月前,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全国各荔枝龙眼主产区种植大户和经销客商,RCEP成员国驻广州领馆代表,以及研究机构代表共同见证了2022年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的召开。这也是会址建成后举办的首场活动。

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是一项国家级产业发展大会。今年是产业大会落地茂名的第三年。大会首次从荔枝产业拓展到龙眼产业,以国家级平台带动全国荔枝龙眼全产业链发展。

会址是中国荔枝产业大会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荔枝业界人士交流的基地。这里既是一个高级别会议中心,又可以变身为“网红”直播基地和“网红”带货销售区,满足开会、电商、直播带货等需求。

“这不仅是荔枝产业的盛会,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活动平台,还是承办城市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茂名市市长庄悦群认为,产业大会连年落户茂名,既让茂名荔枝品牌形象在全国、全球面前充分展现,也发挥了对产业、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让“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茂名”深入人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