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7版:代言工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7版            代言工商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ESG渐成企业高质量发展共识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沐锡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6月28至30日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作为指导单位,以“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

“全球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在新冠肺炎阴影的笼罩之下,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社会不平等和经济不确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在会上表示,ESG在此形势下提供了化危为机、未雨绸缪的工具包,帮助企业优化商业模式、重新规划全球经济航向,最终促进更具韧性和公平的增长,“我们已然具备行之有效的政策、技术和商业模式,有望同时应对气候危机,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蒋颖认为,目前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通过ESG增强韧性的必要性,但仍需提升ESG实施能力。企业在这一变革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应在战略、运营、财务和信息披露等环节中纳入ESG因素。对此,企业需要重塑自身战略,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运营,满足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并加速推进组织和价值链转型,以此创造长效的价值和目标。

据了解,ESG理念在近10年间快速发展,以投资人为主的利益攸关方对ESG的关注度日趋提升,进而引发ESG 对估值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近年来,从国际趋势来看,ESG的重要性被广泛普及,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对ESG相关信息披露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10 年2月8 日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欧盟于2014年颁布《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信息;中国香港交易所于 2012 年出台《环境、社会和治理指引》,建议所有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并于2020 年7月1日起将ESG披露要求进一步提高,强制性要求每家公司提供一份强调环境、社会和治理考虑因素的董事会声明;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同原环保部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并于2018年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有责任披露ESG信息。

“ESG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理解企业面临机遇和风险的独特视角。通过科技创新与ESG的结合,企业可以找到新增长点。”高瓴创始人张磊举例称,ESG理念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催化了合成生物学技术较快落地,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促成了ESG范畴下环境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张磊认为,ESG投资是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非财务绩效的企业价值与风险的系统方法论,此前历经10余年发展,在全球市场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国内从政策到市场层面逐渐加深了ESG的认可程度,从2020年开始起,国内ESG投资迎来小规模爆发。

“由于中外ESG投资理念差异很大,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相同,国内ESG投资总体来讲处于早期阶段,处在从被动型投资向影响力投资、财务回报投资的转化过程中,想做到既要市场化财务回报,又要可量化环境回报的难度很大。”张磊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兴起,商业向善、资本向善的大潮已涌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主动投身变革转型,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企业成长的必选项。

“ESG理念来到中国,被赋予了独特的中国内涵。”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在峰会上表示,中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技术进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的新增长范式。ESG虽然被认为是来自西方,但其内涵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到扶危济困、共同富裕,都是中华民族最为质朴古老的理想之一。

对于在ESG理念引领下的投资及发展机遇,陶匡淳认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低碳相关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能源和工业低碳转型方面的投资。二是ESG数字科技和相关服务。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赋能ESG,是经济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驱动力。未来,能源互联网、智慧零碳园区等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将持续加大,新的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因此,云计算、物联网、智慧能源、虚拟工厂等底层技术及其在ESG领域的应用值得关注。三是在帮助棕色资产及棕色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转型金融。践行ESG需要对能源、工业、建筑等高污染、高碳排放的棕色企业进行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资金规模在百万亿元以上,转型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建立良好的转型金融体系可能保证就业稳定和国家能源安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