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会展 上一版3
第A8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元宇宙主会场 百网同播 亿人同观

技术与实体“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雷鸣 刘禹松

天津航空供图

数字赋能,智赢未来。由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日前线上落幕。怎样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给出的答案是:技术与实体“双向奔赴”。

大会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认为,在深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驱动下,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递增效应,不仅表现为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且表现为应用领域的全面扩张和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

云上VR展厅科技感强

“大家好,我是大会吉祥物‘智悦’。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云上VR展厅。”记者在手机登录智能科技展“云”展厅,得到了“智悦”的接待。在它的引导下,记者看到,云上VR展厅聚集了256家企业和机构。

“天津号”纯太阳能车占据“C位”。蓝色为主的车身充满了科技感。据悉,这是天津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中的重要成果——实现“零排放”的智能网联汽车。

记者了解到,智能科技展设置了七大展区,包括科技创新与国际展区及美丽滨城展区、智慧城市与信息技术创新展区、智慧城市与智慧能源展区、智慧生活与科普展区、智慧交通与物流展区、智能制造与建造展区。

华为已经连续六年参展,此次从五个方面——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包容和数字根基展示了诸多解决方案。观众可以了解到华为在会展、供热等领域助力数字天津建设的案例和成果。

本届大会首次聚合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打造了开放多元、低延时、高沉浸的元宇宙主会场。

记者体验了大会设立的元宇宙虚拟会场。元宇宙虚拟会场由腾讯音乐虚拟世界(TMELAND)搭建,采用的是端云协同革新技术方案。注册登录后即可自定义生成个人的虚拟形象,还可更换服装、发型。“数字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参与大会互动或与其他参会者互动。

人工智能发展取得实效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已取得成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大会“云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逾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

“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若能在此取得突破,可以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到2035年,我国各种产品和装备将从“数字一代”发展成“智能一代”。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智能化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

许多企业家也谈到,技术和实体相辅相成。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数字经济一旦植根于实体经济的厚重基座,就能相互作用、深度融合,为国家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动力,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大型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当带动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放眼世界,数字化是能够改变人类的一项技术,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具备赋能美好未来的力量,中国仍处于数字化早期阶段,红利还未完全释放。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说,“未来十年的一个机遇来自于互联网基建2.0。”

“人工智能与制造、民生等领域加速融合,不断创造新业态,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肖亚庆提出几点畅想:一是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大力培育智能产品和服务,启动实施行业融合赋能行动;二是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合理部署超级计算中心;三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打造智慧供应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四是继续深化开放合作。

世界智能盛会“永不落幕”

一架主题飞机近日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顺利首航飞往江西宜春。这是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高级合作伙伴——天津航空为本届大会量身打造的。天津航空充分利用机上影音、客舱广告、乘务员广播等媒介平台,为第六届大会推广宣传,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智能盛会”。

这是本届大会许多推广活动中的一项。记者获悉,本届大会实现了“百网同播、万人同屏、亿人同观”。经过100个网站平台账号网络直播,截至闭幕,在线同屏峰值人数超过2万人,遍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总浏览量达到17.8亿次。

在天津,智能科技产业企业、项目、人才加速布局。过去五年,天津建成丹佛斯、海尔5G工厂、长荣科技等2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了紫光云、中汽研、宜科电子等一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上“云”超过8000家;打造了涵盖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智能制造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产业支撑体系。为进一步扩大天津的全球“朋友圈”,本届大会举办了以色列先进制造与生命医疗线上专场对接会等国际性活动,邀请海外朋友与天津企业展开交流。

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双碳”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本届大会举办了28场平行论坛与5项高水平赛事。值得一提的是,各平行论坛主办方及各区、各企业累计发布《智慧城市发展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等成果49项。其中,“云上”发布成果达21项。

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大会累计签约项目136个,总投资额约849亿元,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大会期间共签署三项重磅合作协议,包括与工信部签署新一轮部市合作协议,支持天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与中软国际、深圳开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开源生态建设、打造软件工厂等开展合作;与特斯联围绕天津AI·CITY建设、城市数字化新基建、产业基金等领域签约合作,共同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