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7版:代言工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7版            代言工商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数西算”工程助推西部开放发展

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新”脉动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凡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我国推出的“东数西算”可谓是一项谋全局、谋长远的重要工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说,未来将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重要的融合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强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围绕规划、网络、用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推动各枢纽节点建设尽快落地生效。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扩大、叠加、倍增作用,正在推动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已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将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

预计“十四五”期间,一系列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3万亿元。

“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不仅可以让西部地区用好自身的土地资源,还可以吸引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向西部地区集聚,加快形成数字产业集群,改善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完善其配套服务,为下一步开放发展提供新动能。”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说,将东部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既能进一步吸引投资,促进消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又能拉动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发展。

胡麒牧还说,东部地区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都较高,加之数据要素本身就容易跨国流动,那么,随着“东数西算”工程不断推进,西部地区将不仅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算力和相关产业,也将大大提高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让国际化的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副研究员揭昊认为,更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设好数据中心。实现先进算力的差异化、集约化、低碳化供给,提高全国网络互联互通水平,支撑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是运维好算力网络。西部地区需要突破人才瓶颈,加大运维管理和市场开发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拓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算力资源输送通道,积极承接其算力业务需求。丰富场景应用,向大数据上下游延伸,做好数据运营增值服务。

三是利用好政策红利。以“东数西算”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升级和制度创新,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促进共同富裕框架下提高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能力。推动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大发展,提升西部地区参与制定数字经济规则的能力,助力构建更加开放透明的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自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以来,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多地抢抓机遇,积极行动起来,一大批数据中心项目或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数据显示,截至4月,“东数西算”工程规划的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

对此,胡麒牧表示,在各类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西部地区紧抓“东数西算”机遇,关键是如何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新基建带来的红利,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让宏观政策进一步细化,并出台相应的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吸引中外企业前往西部地区落户,“这就要帮助企业降低投资成本或者提高收益,解决企业的融资、人才迁徙等企业关心的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东数西算”相关政策仍然在不断充实完善中。孟玮介绍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在牵头编制数据要素基础性制度文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