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构建“项目+产业”会展链条体系(创新会展·城市篇)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兰馨
山东德州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德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草案。
根据《规划》,到2025年,德州建设两座现代化展览馆,培育会展服务龙头企业20家以上,实现会展项目和展览总面积年均增长20%。
《规划》提出,到2025年,德州构建完整的会展产业治理体系,出台德州市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和促进政策,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现代会展业发展模式;以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为导向,以德州市特色产业为基础,实现“1个展会+N个项目+1个产业”联动式发展模式。
建区域会展副中心城市
近年来,德州会展业围绕山东省连接京津冀经济圈和省会经济圈的重要区域进行多方面论证。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规划》草案制定前,德州曾组织会展业内专家学者、市场主体就规划进行可行性论证。
《规划》提出的总目标显示,规划期内,德州基本形成结构完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基础扎实的会展业体系,努力成为山东省连接京津冀经济圈和省会经济圈的重要区域会展副中心城市和知名会展目的地。
到2025年,会展项目和展览总面积年均增长 20%,培育和承接区域知名会展项目6个、全国知名会展项目4个、国际特色会展项目2个。争取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0%以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构建起完整的会展产业链条。同时,促进会展产业多业态发展,推动展览、会议、节庆及赛事等活动协同发展。
打造特色消费新商圈
据记者了解,德州市政府近期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在深化商贸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的融合,培育“德州印象”文化展演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同时,将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
《意见》提出,加强对京津济青等城市的会展经济交流合作和招商引资,引进大型骨干会展企业和协会机构。利用中国京剧名城、中国围棋城、中国家具之乡、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等城市名片,对接北京会展溢出效应,引进举办一批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会议展览、演艺演出活动等,加大对外来消费的吸引力。
当下,利用现有德州市会展中心、太阳谷国际会展中心、太阳能小镇等场地,推进“互联网+会展”发展,探索“云展览”“云会客”“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等模式,在中心城区打造3至5个高端产业会展或论坛品牌。此外,还将开展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等展贸联动的国家级、国际级展会,打造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区域性会展名城。
着力发展新兴业态
根据《意见》,德州将加大发展电商和平台经济。进一步推进本地化电子商务平台利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研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梯度培育本土电商服务企业,同时招引全国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在德州建立分拨中心、结算中心和配送中心。
德州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引导具备一定规模的传统专业交易市场自建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电商营销体系。鼓励大型商超借助微信群、购物小程序等渠道,采取“线上采购和线下定时配送”“预售+自提”等模式发展社区电商。
德州将大力发展新零售业态。支持开展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等形式的新零售业态和运营模式创新,重构零售生态。加强新零售与智能制造、旅游、游戏、影视、文创会展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新零售向线下生活服务、文创会展活动等领域拓展。
重启会展带动消费
5月下旬举办的2022德州汽车惠民消费节暨广电汽车展示交易会(简称汽车消费节),成为德州会展业2022年按下的“重启键”,为德州恢复消费经济注入了活力。
据记者了解,为拉动消费,此次德州市政府为汽车消费节设置35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资金。
与此同时,德州提出推动生活性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鼓励发展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直播电商等“智享产业”。优先发展医养健康、文化旅游、养老育幼、体育健身、生活休闲等“幸福产业”。此外,德州进一步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特色民宿、农家乐“假日产业”等文旅消费节庆活动。
德州方面提出,利用德州传统特色饮食文化,提升德州餐饮水平,打造“鲁菜·德州名菜”品牌。打造一批精品酒店,满足旅客高端商务出行、休闲度假等多样化需求,与会展节庆活动形成链条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