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会展 上一版3
第A8版            会展
 
今日关注

2022年6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型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渐多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雷鸣

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已初步显现,集中体现在信息收集、物资配送、支持复工复产等领域。在近期举办的深圳市人工智能(科技抗疫)专题成果展上,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展示的烛光系列服务机器人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坎德拉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烛光系列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科技防疫与医疗体系物资配送,用途是室内空气消杀和医疗物资配送。该产品采取分体式结构设计,通过云平台调度实现一机多用,即一个机器人主机可以灵活切换功能模块,实现清洁、无人配送、垃圾转运、空气消毒、迎宾引导、新零售等,单机利用率得以提升。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产品在深圳市人工智能(科技抗疫)专题成果展上还有很多。该展会是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人工智能平行论坛的配套展,展品涵盖AI识别、红外测温、医院导诊、场所消毒、隔离酒店送餐送药、社区无人配送等方方面面,应用于各类无人场景,为疫情防控构筑科技屏障。

这些产品已经用于实际场景。坎德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一台外形憨态可掬的多功能机器人已经“上岗”,帮助人们配送药品、耗材等物资。

“这种无接触配送方式缓解了运输压力,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该负责人透露,新冠肺炎疫情下,相关产品已经走出深圳、走向全国,一些机型供不应求,需要提前订货,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

据悉,机器人现已从制造业往非制造业和生活领域转移,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新蓝海,许多知名企业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比如,美的集团近日就推出首款家庭服务机器人。美的集团首席AI官兼AI创新中心总经理唐剑表示,这款家庭服务机器人将与美的家电连接,还将与华为鸿蒙系统打通,拟于下半年在国内市场量产上市。

中共中央宣传部日前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产品增势强劲。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达到146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32.2%,创造了2016年以来的增长率峰值,其中,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规模为391.8亿元,全球占比超过1/4。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提升和优化至关重要。坎德拉相关负责人称,在这一行业,传统的机器人所具有的功能是固定的,产品要在持续的研发和迭代中慢慢优化这些功能。“我们希望做到更高端、更智能、更人性化,让它的附加值达到最大,应用范围和场景达到最大化。”他说。

服务机器人的落地,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海洋认为,优秀的服务机器人公司需要对特定的场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在研制和推广商务清洁类机器人时,研发者要考虑到地下停车场、广场、商超、办公室、酒店等场景,为机器人提供匹配的打扫能力,还要做好管理体系和运营体系的协作和配合工作。

以坎德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的兴起,折射出深圳机器人产业的活力。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去年智能机器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规模持续扩大。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张强表示,深圳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强,整体呈现高端化明显、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的亮点。

深圳在发布的“20+8”产业新政中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深圳生产的智能机器人已多次在国内外展会中亮相。消费者身边的深圳机器人也越来越常见。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认为,机器人产业是面向千行百业提供服务并吸取“营养”的综合跨界产业。35G等产业的发展,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国内其他一些区域相比,深圳率先建立起应用市场,这是深圳的优势,深圳机器人产业一定能脱颖而出。

面对需求不断升级的局面,许多机器人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发展,将落地运营场景与需求变化相结合,谋求更大市场份额。坎德拉相关负责人就透露,公司正在研制更多具备实用价值的机器人设备,将于近期推出几款新产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