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4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4版            投资
 
今日关注

2019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建设或许需要更多的格莱珉银行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南亚国家一座座山村通上了电,太平洋小岛正在被桥梁所连接,中国制造的手机畅销非洲……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正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难怪有学者感叹,“一带一路”是一门当代经济学,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学,是探索国际经济合作模式的经济学,是对于后发展国家超越发展的经济学,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向普惠均衡发展的经济学。

我们明显感觉到,“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工笔画”阶段后,参与企业的分工更加明确,大型企业承担一些旗舰项目,中小企业则承担一些“小而美”的项目,带来的效益也惠及到更多普通民众。但是,资金不足、贷款难、融资贵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限制着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走出去,这让他们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普惠金融概念的兴起和其积极的行动,正在改变着这个状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在孟加拉开展业务的格莱珉银行。

资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从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次秀肌肉的活动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19世纪,在华尔街各方大佬的支持下,美国修建了大量铁路,使美国成为一个内部互相联通的经济体,随后美国的工业产业也在华尔街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产生了通用电气、美国钢铁、杜邦等一批世界级企业,从而使其工业能力迅速超过了欧洲列强。后来,资本逐利的本性越来越明显,甚至于傻子都知道,哪家企业资产越多,哪家企业就更容易得到贷款和融资。这样一来,就导致有些资产少的企业或者轻资产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难题。这种两极分化让各界人士都头痛不已,他们满腹牢骚:难道我们都忘记了,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吗?这时,格莱珉银行创始人默罕默德·尤努斯说:“贷款应作为一种人权加以促进。”

尤努斯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格莱珉银行专门为穷人服务,贷款不需要担保,甚至连乞丐都可以申请贷款。这个银行更是创造了还贷率达99%,在不接受捐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盈利的奇迹。许多学者在研究之后发现,其秘诀主要有两个:

一是市场化操作。格莱珉银行诞生之初,便甩开了慈善扶贫的理念,走上了市场化的路线。在这家银行的股份构成中,债权人占94%,政府占6%。在这家银行的债务人当中,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或者实际可行的商业思路,银行都会发放贷款。因为在尤努斯看来,有些人之所以穷困潦倒,并不是缺乏机会,而是缺乏第一桶金或者没有担保取得资金,因为他们具备了自我谋生的技能。这不仅是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令穷人走出贫困,在精神上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更是无法估量。

二是对债务人的信用进行实际约束。作为孟加拉国人的尤努斯显然十分了解该国的经济、社会情况。例如,当地人,包括富有的人都不习惯还债,这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尤努斯从当地熟人社会的特点入手,借款人是五人一组,如果有人信用不良,就会导致其他人也丧失贷款机会。这样的设置,让这家银行不仅在最难开展业务的孟加拉国立住了脚,还在亚洲、欧洲,包括中国,甚至美国、日本都进行了复制和推广。

十分巧合的是,格莱珉银行的理念与“一带一路”的理念十分契合。从某种程度上说,数量最多的企业,最接近穷人的企业,也有能力改变穷人命运的企业,就是中小企业。因此,有更多的格莱珉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往更大的层面去说,“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多的尤努斯这样的工商界人士,需要更多的格莱珉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毕竟谁也不能预言沿线的发展中国家不会飞黄腾达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