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动彰显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毛雯
![]() |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4月19日在外交部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宣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会后,习近平主席将向中外媒体介绍峰会成果。
王毅介绍,在延续首届高峰论坛成功做法基础上,本届高峰论坛对会议作出了创新式的安排。分论坛的数量扩大到了12场,比首届增加了一倍。除继续举行以五通和智库交流为主题的六场分论坛外,还增加举行以“廉洁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地方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题的分论坛。这些分论坛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将注意力聚焦在务实合作上。本届高峰论坛期间还将首次举行企业家大会,邀请有关国家企业和商协会的代表出席,规模大约是800人左右,目的是为各国的工商界对接合作提供平台,共享“一带一路”合作的机遇。
一带一路助力沿线国家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
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方式创新也在加快。“丝路电商”正在成为国家间经贸合作的新渠道。中国已经和1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形成了电子商务合作文件,企业对接和品牌培育等实质性步伐加快。同时,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也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投资领域,2013年至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比如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通车、亚吉铁路开通运营,瓜达尔港具备完全作业能力,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能源、资源合作、制造业领域大项目顺利推进,部分已经竣工投产。
此外,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
一带一路将为更多国家带来福利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欧关系正迎来又一个暖春,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持续升温,“一带一路”合作将为中欧关系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注入动力。
“乘着中欧关系发展的春风,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对接正不断走深走实。”张明表示,前不久,意大利、卢森堡相继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使得签署相关政府或部门间合作协议的欧洲国家达到22个。在刚刚结束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双方再次确认了加强互联互通合作的政治意愿,承诺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运输网络对接。截至去年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3000列,到达15个欧洲国家的49个城市。许多中欧企业已经携手开展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表示,中英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携手打造更多高质量合作成果,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增光添彩。目前中英合作呈现出三个特点:政策对接“深”,英国政府任命了“一带一路”特使,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相关工作,英国议会成立跨党派“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小组,中英相关机构还联合公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融通合作“实”,2018年,中英货物贸易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大关,双边投资不断增长;人文交流“盛”,两国每年人员往来已高达150万人次,中英之间的航班增至每周168班。
刘晓明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收益发展过程中,英国完全可以积极参与,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阶段“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蕴含巨大潜力,英国在专业服务、项目管理和融资等方面独具优势,完全可在上述领域进一步挖掘潜力;中英在绿色金融、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已形成良好基础,可探索在更广领域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