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8版:国际 上一版3
第A8版            国际
 
今日关注

2018年1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断臂求生 日企转身“隐形巨头”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王刚

对于日本百年企业东芝集团来说,刚结束的这一年着实不好过。2017年12月26日,东芝集团旗下的东芝通信基建系统公司被曝光在过去4年间长期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这对东芝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因为就在2017年11月,为填补资金漏洞,东芝不仅转让了旗下子公司东芝视频解决方案株式会社95%的股权,还计划出售美国西屋电气相关资产,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筹集6000亿日元资金。

不仅仅是错误押注核电业务的东芝,近年来,夏普、松下、索尼、日立等日本电子老牌巨头纷纷被财务危机逼得变卖资产断臂求生。近期的数据造假事件又为日本企业的国际信誉蒙上了阴影。

东芝断臂求生

东芝出售电视业务的交易额暂定为129亿日元,但这似乎只是杯水车薪。东芝财报显示,其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净亏损高达9657亿日元,创下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纪录,这已是东芝连续第三年亏损。东芝还考虑出售西屋电气这个拖累了东芝数年的巨大包袱,正是后者的破产加速将东芝推向了如此境地。

对此,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体中,资本对企业,特别是决策方面的影响很大,资本和股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重组和战略发展等。

“从资本方角度来看,东芝出售业务是有助于提升其资本回报率、改善股市价格的。一方面,能够剥离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出售较好资产也是提高利润率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刘云认为,东芝等日企的“断臂”之举符合直接金融的特征,市场也发挥了自我调控的功能。

“通过切割和重组资产来解决问题是国际企业通行的惯有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日本企业出售业务是很正常的。”刘云说。

东芝计划出售核电子公司美国西屋电气相关资产,并试图通过向第三方分配发行新股的方式更快地获得融资,发行总额约为6000亿日元。东芝方面希望在2018年3月末解决7500亿日元的债务问题。

刘云指出,从东芝出售的业务可以看出,其与西部数据达成协议后可以向贝恩公司出售存储业务。加上其他出售的部分资产,以及新增的6000亿日元的股份,东芝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如果此后东芝能够调整战略布局,发挥优势,重塑品牌形象,那么断臂对东芝来说是很好的一步棋。”刘云说。

欲做“隐形巨头”

美的收购东芝白电业务、鸿海收购夏普、联想收购NEC个人电脑业务,饱受财务压力的日本家电制造业似乎风光已尽。

但刘云并不这样看,“家电产业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已属于中低端产业,放弃掉能够更集中精力研发高精尖技术。”在汤森路透发布的全球企业创新排名中,前百位企业中日企占了40家,超过美国居首位。在新兴技术领域,麦肯锡发布的未来十二大新兴技术中,日本正全力投入研发,并且九成日企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收缩战线,淡化“家电”标签,并向持有高端技术的“隐形巨头”发展。比如京瓷,其生产的热敏电阻内置晶体、晶振、图像传感器用陶瓷封装等手机零部件的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

瑞穗综合研究所市场调查部部长长谷川克之认为,日本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是促进产业多样性,加快发展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