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6版:综合 上一版3
第A16版            综合
 
今日关注

2013年6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伏打效应”产生电磁能量

来源:中国贸易报  

    以下为理论参考演示图

    图1:太阳于地球产生伏打效应示意图

    1.太阳光照射地球面

    2.海水面产生伏打效应面

    3.产生伏打效应起点海水面

    4.伏打效应消失点

    5.地球转向

    6.地球自转轴心

    图2:磁力线环形回路示意图

    1.阳光、辐射面

    2.上磁针指北针的指北标N、指南标S

    3.内磁力线

    4.地壳

    5.海水导电层

    6.中心磁场点

    7.内磁力线

    8.强磁力点

    9.强磁力点

    太阳光子辐射到地球海水面上形成光生伏打效应,地球的自转由海水产生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打效应”产生电磁能量。

    能源是太阳辐射的光能,动能源是地球自转,太阳光子辐射到地球的海水面上,电荷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伏打效应”,光子照射到海水面上,它的能量被海水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吸收的过程正负先后排列,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水内部引力做功。

    海水面光先接收新的光子产生新的电子,没有光子照射电子就不会产生出电压。

    地球接收光面,经地球的自转,见图1中的5转速,是阳光面的移动,“向前生出新的光生电压,相对移动,接收新的光子又串接一新“光伏效应”,后面的“光伏效应”光过去,无阳光照射就消失了。

    海水光照面随着光的移动头端是正极,尾端是负极,就是地球东转相对光西转西端是负极、东端是正极,光移动的速度,不是环形电流的速度,是产生新的“光伏打效应”的速度。

    “光伏打效应”产生电压电流,经海水导电,由东向西环形电流,流向负极,转换成水平磁场符合地球南北两极S极N极。

    地球与阳光相对移动,海水接收新的光能,产生新的“光伏打效应”是和阳光,同时与地球相对的旋转,产生环形“光伏打效应”,“光生电压”就有环形电压,电流、转换成水平磁场,与地球的部分水平磁场合成水平磁场,但是由于地球有陆地板块,使海水导电的路径阻挡,电流绕环行,于地球的自转轴形成夹角,斜绕环形电流的环形回路,与地球板块有关,就与地球自转轴形成夹角,N极,夹角偏向北纬大面积的陆地方向,因为不导电的板块阻挡电流,使电流绕行,形成偏向环形电流,转变成偏向水平磁场,所以磁极点与地球的自转轴形成夹角,因为电流产生磁场,因此北极的磁极点,偏向加拿大方向,南极的极点偏向南极州方向。

    南北两极点为水平磁场,两极极点偏离地球自转轴形成夹角、磁场极点形成的夹角,与地球板块的形成改变了夹角是自然形成的。

    地球轴点,与地球磁极点形成夹角,与地球的板块移动,磁极点也会随之改变。

    地球有陆地阻绕海水导电的直路经,太阳光照射地球路经,经过陆地时间和雾云部分,减少光子转成“光伏打效应”、太阳光照射陆地的部分时间减少电压电流,地球的水平磁场也相对减少。

    光照地球的海水面积,减去光照路地的面积,产生“光伏打效应”(能量转成磁能量)。

    地球是近似圆球体,阳光辐射到海水面,产生“光伏打效应”,电压电流环绕地球产生环形磁场如图2电流在圆球体环绕,产生的环形磁场,地球球体的内外磁场的曲线是弧形的如图2中的3-7内磁力曲线、如图2中的6地球内中心水平磁场最弱、如图2中的8-9点磁场最强,是因为磁力线交会最多所以磁场最强,地球南北两极只有垂直磁场,无水平磁场,地球的赤道只有水平磁场,无垂直磁场。

    以上的原理已用模拟方法得到证实符合物理理论。 

    (孟昭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