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第A1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A12版            专题
 
今日关注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有企业党旗别样红

——访中石化江汉石油第四机械厂党委书记甘福成

来源:中国贸易报  

    四机厂开展“党支部达标升级赛”20周年纪念活动

    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收看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

    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四机厂常年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机厂党员在生产中站排头、当先锋

    ■本报记者  夏吉明  张友君  通讯员  汪尉文  付喜艳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如何开展文明创建?国有企业如何建设和谐家园?这一连串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的话题,一直成为国有企业党组织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近日,记者在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以下简称四机厂)采访时,找到了答案。他们将竞争机制引入党建工作,将文明创建注入和谐建设,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科学发展。该厂党委连续5届10年被江汉油田党委评为“模范党委”,被湖北省国资委党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授此殊荣。工厂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进集体”和“廉洁文化‘六进’工程先进集体”,被湖北省评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今年“五一”前夕,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该厂党委书记甘福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四机厂党建工作的秘笈。

    将竞争机制引入党建工作

    “新时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是凭经验还是用制度?”、“党支部工作能否引入竞争机制?”甘福成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四机厂党委提出并实施“党支部工作达标升级赛”,将竞争机制引入党建工作,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坚持22年不间断,使企业党建工作常抓常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边缘化。“行政不到位,书记怕越位,实际空着位。”鉴于对形势的分析,四机厂党委提出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支部工作达标升级赛”的工作思路,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支部工作,融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群众工作、党政协调于一体,采用指标量化、百分考核、综合评价的方法,分档次开展“五比五赛”,即,赛自身建设,比支部班子战斗力强不强;赛党员教育,比党员模范作用好不好;赛群众工作,比党员责任区成绩大不大;赛团结协调,比党政领导配合紧不紧;赛保证作用,比两个文明成果优不优。主要环节是: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升级规划、开展竞赛达标、严格考核验收,实行季度检查讲评,年终总结考核。该厂党委根据企业发展和多元经济结构不断完善、丰富党支部达标升级赛制内容,由最初的10多条考核标准,现细化量化为21个条目,使“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支部工作由经验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目前,该厂党建工作管事有依据、工作有指南,可以拿着“尺子”量工作,干好干坏心里有数,党支部的竞争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党支部书记名正言顺地参加生产会,与行政携手同唱“二人转”。47个党支部在同一起跑线上考级,模范、优秀、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在动态中此升彼降。结果一公布,保优的更上一层晋级模范,垫底的卧薪尝胆奋力要后来居上。支部工作在竞争中,呈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可喜局面。这一做法,被多家媒体誉为“党建品牌”、“红色资源”。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登高行动”,把党员队伍打造成核心团队。这是四机厂党建工作的又一特色。甘福成说:“将党员队伍打造成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团队,必须使共产党员的名字‘亮’起来,热情‘火’起来,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这些年,在出口美国快移快装钻机,出口俄罗斯低温轮轨式电驱钻机,世界首台2500型车载式压裂机组等重点项目的研制生产中,党员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时刻展现出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马拉松长跑的奋斗赛制,营造出欣欣向荣的“精神生态”。四机厂党员有三大“特权”:最苦的活党员先揽,最累的活党员先干,最危险的活党员先上。20年来,党员争创活动围绕产能建设、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精细管理、社区和谐,以及生产重点项目,通过师徒结队、目标激励、标杆推动等方式,激励全体党员争当生产标兵、技术能手、创效模范。党员的先进性、党员的保鲜性、党员的精神领空总是飘扬着党旗。在四机厂及四机社区,入党的门槛很高,必须是骨干;入党后的使命很重,高标是楷模;党员身边无次品,这既是企业意志,也是党委的政治意志。支部达标升级赛对于党员而言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登高行动”。从宗旨承诺到“登高行动”,四机厂党委打通了一条党员先进性的红色之旅。今年以来,全厂党员开展各类义务突击活动720场次,加班加点达9万多小时,人均完成工时高出群众27%,党员先进面保持在85%以上。据悉,在该厂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填补空白的人才方阵中,党员比例占到98%。

    激活改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力

    有媒体报道:四机社区“12家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生动有力”。这种“生动有力”源自何处?“来自于坚实的组织基础,来自于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四机厂党委书记甘福成如是说。

    这12家改制企业都是在2001年的减员增效改革中改制而成的。此前,它们是四机厂12个长期亏损的生产单位、后勤辅助单位和非石油机械产品的生产单位。12家企业现有员工近2000人,其中70%为四机厂“协解”职工。在改制过程中,这些企业一度出现生产动荡、人心不稳等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企业发展、社区稳定,改革的成果也将付之东流”。基于这一认识,四机厂党委以四机社区为依托,以市场运作为纽带,按照《党章》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指导帮助12家改制企业132名党员成立了1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并纳入四机厂党建工作统一管理,坚持“齐步走”,不搞“内外有别”。从各改制企业党组织组建起,四机厂党委就明确要求:各家改制企业党建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同步下达、同步考核。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建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四机厂党委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探索新形势下,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和活动“全覆盖”。

    四机厂党委向各改制企业党支部统一下发《党建目标责任书》,组织签署《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还专门研究制定《四机社区改制企业“党支部工作达标升级赛”考核细则》,将竞争机制引入支部建设,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确保党建工作在改制企业得到落实,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党建工作的“一体化”运行,夯实了改制企业的组织基础,为实现企业稳健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改制企业虽然已和“母体”分离,但同步进行的党建工作和各项活动,却像一根“脐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营养”,共同为四机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建设添砖加瓦。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后,四机厂党委坚持“三进企业”,即:领导挂点进企业、宣传工作进企业、指导检查进企业。12家改制企业将“创先争优”作为精神动力,凝人心、聚合力、促发展,各企业党组织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各家改制企业党组织始终把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攻方向,找准活动的最佳切入点,把主题活动贯穿到生产、管理、科研、降本、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中,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制企业里的共产党员们率先追标杆、扛大旗,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先锋,并涌现出张建龙、陈大顺、刘瑞虎等一大批带领员工奋勇争先的优秀共产党员。

    创先争优激活了企业内在潜力,推动了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荆州四机运输有限公司连续5年被荆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评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湖北四钻公司生产的钻井平台转盘成套设备获“湖北名牌”称号;荆州四机顺达精铸公司为湖北精铸行业10强企业;江汉建机公司发展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建筑机械生产厂家,进入全国行业10强,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审核。以四机厂为主体的四机社区经济板块,成为荆州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板块。

    文明创建推动“和谐家园”建设

    四机厂远离江汉油田总部,厂区及四机社区呈现为“四机厂+改制民营企业+中美合资企业+油田驻厂单位”的多层面格局,人员结构复杂,管理点多面广,为确保“四机家园”一方平安,四机厂党委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和谐家园的动力之源。

    用融合理念统一思想、聚合力量,创造优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该厂党委针对多种用工形式,员工队伍存在的地缘、文化等差异,以责任意识教育为核心,常年组织开展“爱四机,强责任,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用共同价值观念统一行为。将劳务派遣工纳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管理;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和带动社区改制企业共同发展。与局驻社区单位和移交地方单位“维稳工作联做、公共设施联建、社区治安联防、文娱活动联谊”;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发挥协调发展统筹作用。突破单位及所有制界限,建立各方参与的工作平台,研究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坚持每年召开两次“社区和谐建设协调机制商谈会”,请江汉油田驻社区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谋划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利用思想资源优势,发挥协调发展导航作用。适应社会新变化和职工群众新需求,设计教育载体,搭建教育平台,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依托,组织开展宣讲报告、演讲比赛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四机厂党委在工作实践中得出这样的体会,稳定是检验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做稳定工作,要从过去单纯站在稳定的角度谋划工作的局限,转变到自觉把稳定工作置身于构建和谐企业的总体思路去思考,为此,他们将“和谐管理”理念引入到稳定工作中,努力构建“和谐四机家园”。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同时,通过发展主业,用政策激励社区改制企业安置“协解”人员;建立动态扶贫帮困档案,对特困职工家庭实行“四级包保”责任制,持续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活动。今年以来,该厂已慰问和救济职工家庭580多户(人),发放慰问金和救济金40多万元;发放助学资金近2万元。

    持续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升四机社区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四机社区现有综合性文体中心、篮球场、网球场、文化广场等多处公共活动场所;各种文体器材俱全;每个小区单独建有活动室;先后成立了象棋、乒乓球、音乐舞蹈等11个文体协会。该厂党委坚持“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争创特色”,组织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先进的文化进社区、到广场、入家庭,四机社区被授予“全国城市先进体育社区”;坚持17年举办“四机春晚”,已成为职工群众每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坚持每年组织“迎新春广场文艺演出”、“四机社区篮球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50多场次,参与活动职工群众近两万人次;成立职工艺术团,先后赴江汉、华北、新疆等油田慰问演出,受到了普遍赞誉,展示了“石油四机人”的精神风貌,扩大了工厂在社会中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知名度、美誉度。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亲临工厂,对企业文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现场录制,并在央视11频道4个时段滚动播出。该厂党委还以“厂庆七十周年”为契机,组织“百名职工绣四机”大型十字绣活动,实施“八个一”文化工程,即一本厂志、一部报告文学、一座企业文化陈列馆、一部电视专题片、一本企业文化读本、一次庆祝大会、一次技术研讨会、一台文艺节目,用相近相通的文化纽带,促进四机社区职工群众心灵相通、情感相融。近20年,四机社区获得了3个“国家友谊奖”,这在全国为数不多。四机社区先后获得荆州市“十佳文明和谐社区”、“全国先进城市体育社区”等殊荣;今年7月,又获得“湖北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称号,是荆州市首家且唯一获此荣誉的社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中国贸易报社 |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元西桥中国贸易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