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聚天府:川企在链博会平台织就新机遇

导读

第三届链博会期间,四川省贸促会和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联合举办“链聚四川·共享机遇”为主题的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全方位展示四川产业优势,进一步深化全球供应链合作。据统计,四川省组织3300余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注册观展,展现出四川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积极态势。本次链博会期间,四川延续链链有川企特色,组织29家四川企业精彩亮相,现场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前沿解决方案与典型应用案例,生动展现四川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新图景。

展现全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四川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中国贸促会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全力支持四川高水平开放与发展,并与四川省政府签有战略合作备忘录,设多双边工商合作办公室,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工作,组织外资企业四川行,助川企拓国际市场。未来双方将进一步织密服务网、扩大朋友圈,与川共建平台、精准服务,助川塑开放新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本届链博会上,来自四川的中国(绵阳)科技城21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数字科技链展区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内江国际物流港首次亮相供应链服务展区。这种“全链条”展示形式,既展现单个企业的技术突破能力,更突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生态,成为四川展团参加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在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科技领域,作为清洁能源领域“国家队”代表的东方电气连续三届参展,重点展示其自主研发的首台12000米深智能钻机和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最新成果;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携其前沿科技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入驻先进制造链展区,通过无人机系统等创新产品,向观众生动展示了低空数字经济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真空科技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中科九微科技携旗下真空阀门、真空泵等核心产品亮相展会;南充溢辉电子科技则重点展示了适应高精密电子设备需求的车规级晶片电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

在智能汽车领域,专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车载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都易控智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汽车智能网联以及商用车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和方案,为成渝智慧物流与绿色交通发展赋能。

在绿色农业和健康生活领域,四川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四川生态优势与产业链创新活力。南充尚好桑茶现场展示-35℃真空冻干桑叶茶”实物、冻干工艺及区块链溯源查询屏等产品和技术,以桑茶为媒,传播四川农产品文化;致力于医药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四川元安药业,现场呈现从种植基地到全球餐桌的杜仲、黄精、纹党等药材完整供应链,观众可品尝新推出的杜仲雄花茶、黄精红枣汤料包,体验“健康即食”新场景。

 

共创四川发展新格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大会上发表《四川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主题演讲。他表示,过去40多年,四川努力推动“开放天空”,打造跨境电商,开辟国际物流大通道,有效推动了经济贸易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在新发展格局下,四川要充分发挥云贵川地区1.68亿人口、11.8万亿元GDP的市场规模优势,通过畅通国内供应链、跨境供应链和国际供应链,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并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亚欧大陆桥实现内外联动,同时完善区域产业链、优化价值链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最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张燕生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研究院院长涂永红看来,金融对四川产业链建设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直接。这是她的团队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的结果。

“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就要集中并优化国内外的资源要素,而金融是链接国内外资源最有效的手段。”涂永红在大会上表示,在新形势下,四川应大力推动消费品贸易,加大中间品贸易和投资,发挥四川在消费品的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的优势。“未来,四川还应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入东南亚,通过亚欧大陆桥进入到中亚、南高加索、西亚等全球市场,相信来自四川的消费品,在新的形势下将会表现出更多竞争力。”她说。

大会上,成都、绵阳、宜宾、乐山等四川市(州)分别推介了优势产业,充分呈现了四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和投资潜力。大会重磅发布了《四川省产业链投资合作机遇清单》,包括投资合作项目158个,涉及金额3791.22亿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合作选择。现场能源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展会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