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新城: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 澎湃发展新动能
导读
7月25日下午,上海青浦新城开发建设大会暨“潮涌浦江”新城发力青浦系列活动在沪举行,4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青浦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与青浦区政府共同启动“长三角AI+联合创新中心”合作。这场盛会,彰显了青浦新城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的决心与实力,也为上海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市新城办主任顾军,青浦区委书记王平,副书记、区长金晓明等出席活动。
科创引领产业集聚 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青浦新城规划面积91.1平方公里,以占全区1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40%的GDP和65%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围绕“1+3”重点片区(1个中央商务区、3个特色功能区),6.5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正加速崛起,成为承载高端产业与创新要素的核心载体。
根据《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新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以华为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生态链,吸引总部经济和科创型企业扎堆布局。“北斗及低空经济”作为特色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与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黄金赛道聚焦、产业生态共生”的发展格局。
此次签约的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正是看中了青浦新城的产业优势。“我们将与华为开展本地化研发生产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共同培育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企业负责人表示,这里高效的空间衔接与协同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
战略红利叠加释放 构筑宜业宜居新高地
青浦,作为上海唯一与江浙两省接壤的行政区,西襟江浙、东连虹桥,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节点。青浦新城身处“新城发力”与“两翼齐飞”战略叠加区,坐拥长三角一体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等多重国家战略红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如今的青浦新城,正以“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城市意象,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典范。交通网络持续升级,三线换乘枢纽加速建设;教育医疗资源不断集聚,上外附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落地;生态环境愈发优越,环城水系公园与上达中央公园串联起江南水乡画卷,实现“好风景引来新经济”。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浦推出“企呼我应”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市、区两级资源,通过“一套机制、一个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让“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成为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十五五”期间,新城还将完善多样化住房供应,为人才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与创新空间,持续优化“亲商暖企”的发展生态。
从战略胜地、交通要地到科创高地、产业重地,从成本洼地、生态宝地到人居福地、投资旺地,青浦新城正以全方位优势,向世界发出邀约,全力打造“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青浦力量。
会前,“跨国公司总部走进青浦新城”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增进了全球企业对青浦新城的了解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