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联合国设立“国际太极拳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导读
人民政协网11月17日电庆祝联合国设立“国际太极拳日”座谈会11月13日在京举行。座谈会由《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组织,《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智库专家委成员、特邀嘉宾及部分媒体代表参加会议。编委会副主任、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讲话,编委会副主任苏敬斌主持座谈会。大家围绕“国际太极拳日”和“庆祝太极拳世界非遗5周年”及系列活动座谈,分享获批意义认知、太极文化传播经验及建议。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已正式审议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21日(春分日)设为“国际太极拳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太极拳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高度认可。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让太极拳成为联合国系统首个以武术项目命名的国际日主角,更成为全球文明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典范。
设立“国际太极拳日”的动议,最早始于2023年由《世界太极拳蓝皮书》协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等机构联合举办的“2023全民太极大会”上的专家建议。与会人员回顾一路申办过程,有努力,有艰辛,有成功,有喜悦,有兴奋。
2023年8月26日,根据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主任李慎明先生的要求,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提出设立“国际太极拳日”,时间为春分日;2023年9月21日,“全民太极大会”正式倡议,有关专家联合签名,建议在联合国设立“国际太极拳日”;2024年1月1日,《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正式提交了“国际太极拳日”设立倡议书;2025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设立“国际太极拳日”报告;2025年11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每年3月21日(春分节气日)为“国际太极拳日”。
为庆祝这一重大成果,凝聚核心力量,扩大传播影响力,《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专题策划和组织了本次座谈会,聚焦庆祝与宣推行动部署。
李闽榕理事长在讲话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国际太极拳日”,不仅是对太极拳这一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其蕴含的“阴阳平衡、和谐共生”核心理念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坐标。此次申报创造了联合国国际日快捷申报的记录,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得益于各方的共同努力。这一历程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太极拳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树立了新标杆。
李闽榕表示,设立“国际太极拳日”有四重深远价值:一是开启了太极拳发展的新篇章,让这项传承数百年的传统体育迈入国际化发展新时代;二是搭建了全球文明对话的新平台,太极文化所蕴含的自然与社会运行规律,具有超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普世包容性;三是构建了人类健康发展的新范式,作为体育与文化的综合体,太极拳已从中国传统健身方式升级为全球认可的健康方案;四是树立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标杆,成为少数跻身联合国国际日的中国非遗项目,为同类保护工作提供示范。

座谈会上,来自各太极拳流派的传承人(含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及重要传承地的代表们踊跃发言。大家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国际太极拳日”,充分说明太极拳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健身体育范畴,其承载的太极文化深刻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运行规律。相较于其他文明体系,太极文化以其独特的世界观和实践智慧,展现出非凡的包容性与普世性,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全球文明对话的新起点。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说,感谢所有为“国际太极拳日”设立而奋斗贡献的政府有关部门、国际组织、机构和专家们,感谢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的智库专家们,感谢各流派太极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和大师们。
大家围绕“国际太极拳日”的系列庆祝活动、策划“太极拳非遗五周年”纪念活动、筹备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探讨。大家建议,要充分利用今年12月17日的“太极拳非遗5周年”和明年3月21日的首个“国际太极拳日”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一系列国际化的大型庆祝、纪念和推广活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庆祝大会、太极晚会、全球同步展演、国际论坛、师资培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建议届时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驻华使节代表等国际嘉宾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主管部门等代表参加,通过全球联动的形式,将“国际太极拳日”打造成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健康的重要平台。
大家表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推动太极拳全球传播的“三化”建设路径。在科学化方面,要通过智能检测仪、脉诊仪、热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太极拳健身效果的大数据模型,将传统经验传承提升为科学评价体系;在标准化方面,要建立客观、量化的太极拳习练水平与健康效益评价标准,为国际教学与交流提供权威依据;在国际化方面,要探讨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国际性太极拳协调组织,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传播合力。
这次座谈会汇聚了国内外太极拳流派传承人、权威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杜德平、张海霞、李德印、李俊峰、崔仲三、关振军、周毕文、李靖、李秀平等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了会议;陈正雷、杨振河、赵幼斌、崔志光、邢启林、和有禄、李剑方、刘绥滨、段玉铭、贾鹏飞、韩继斌、严双军、刘永强、陈照森、陈春爱、郝勤岭、解海华等在线参加会议。
编辑部分部代表,福建省曦古太极研究院樊晓本、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卢建辉、河南体育学院工作处申国卿、成都体育学院工作处(棠棣东方酒店)郭万农、欧洲工作处(奥地利武术联合会)唐晋等分别在分会场线上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