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产品贸易在中美关系中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导读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举办期间,由十四家主要农产品协会组成的“美国农产品贸易高级访华团”到访上海,参加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美国谷物协会(USGC)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联合主办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

论坛作为本届进博会的配套活动,围绕加强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和互信、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确定性、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本届论坛致力于推动中美双方的开放沟通和推动农产品贸易在中美关系中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据了解,此次十四家主要农产品协会组成的“美国农产品贸易高级访华团”包括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美国巴旦木协会、美国棉花协会等十四家农产品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其中,美国加州葡萄酒协会、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农业总会和美国种畜和良种出口协会为首次出席该论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达1.05亿吨。中美大豆贸易不仅是两国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也是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的保障。美国农业部《2025农业展望报告》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4.27亿吨,美国贡献超四分之一,而中国进口量预计保持在1亿吨规模。这一贸易体量凸显了中美在大豆领域的相互依赖,而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大豆贸易的首要合作伙伴。

随着近期中美就经贸问题开展建设性磋商和会谈,中国正在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大豆贸易仍将是两国农产品合作的重要纽带,其供应链稳定对双方农业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作为全球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中美互信合作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注入持久动力。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作为论坛主持人,在活动开场便表达了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前景持续回暖、焕发新活力的期待:“农业长期以来都是促进国际合作与互信的桥梁,而中国始终是包括美国大豆在内众多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姿态推动贸易关系向前发展,携手各方深化合作,稳中求进,共创长远价值。”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致辞

 

中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长陈超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互补优势和市场潜力,双方合作互利共赢,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而农业合作又反过来促进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中美农业合作空间广阔,双方携手共进,定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长陈超致辞

 

美国大豆协会董事莫岸泽(Andrew Moore)表示:“当前,中国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高标准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美国大豆以可持续、可靠、低碳的优势,能够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美国农民始终秉持责任与创新精神,致力于为中国伙伴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开放、稳定、互利的贸易关系。我们期待携手前行,为全球提供安全、可负担的食品,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称:“中国始终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平等对话与务实合作。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关乎两国,也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维护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深化农产品及食品领域合作,建设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致辞

 

美国谷物协会主席马克·威尔逊(Mark Wilson)认为,中美两国虽有不同需求,却同样怀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并能相互成就。“携手合作,才能让更多人享有更优质的食物与生活。这正是世界所期盼的榜样——证明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伙伴与盟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