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加快威宁洋芋现代化进程 保障种植端收益稳步提升

导读

  9月17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新华指数研究院承办的“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会”在北京广阳书院顺利召开。在“新华指数生态伙伴超级发布会”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华推介威宁洋芋并表示,威宁洋芋产业在种薯繁育、产业延链、品牌塑造等环节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续仍需经历品牌化、数字化、金融化等现代化演进,辅助其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保障种植端收益稳步提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华现场推介

  图片来源:新华指数研究院

  强化龙头企业技术资源整合运用,做好种薯繁育这一“芯片”文章。 依托中垦薯业技术资源,建成了从工艺到规模均属全国一流水平的种薯繁育中心,占地150亩、1.5万平方米的组培中心,每年可生产组培苗700万瓶、1.5亿株;占地800亩、11万平方米的原原种扩繁基地,每年可扩繁8000万粒以上。截至目前,威宁洋芋品种已有威芋3号、威芋5号、威芋7号、青薯9 号、云署系列、黔芋系列、米拉等180多个,高淀粉型、低淀粉型、鲜食型、加工型、兼用型等类别均有覆盖,为贵州乃至周边区域优质种源提供了保障。

  强化产业服务及加工体系建设,全力提升“威宁洋芋”产品附加值。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引进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贵州威宁曙美佳食品有限公司等马铃薯种薯繁育、规模化种植服务、薯制品加工等系列企业;用好用活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以龙头企业为“领头羊”示范带动,促进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引领威宁洋芋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威宁自治县建成了占地 500 亩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园,每年可消化马铃薯鲜薯100万吨。其中,每年可加工出马铃薯雪花全粉5万吨、薯条3.5万吨,净菜 20万吨、鲜薯30万吨。

  强化品牌建设让“威宁洋芋”声誉渐次传播,稳步走向省内外市场。 充分发挥品质比较优势,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让“威宁洋芋”声誉渐次传播,以优良口碑赢得消费者和市场青睐。2008 年,威宁荣获“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称号;2009 年,“威宁洋芋”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威宁“中国薯城”称号,成为与乌兰察布“中国薯都”、定西“中国马铃薯之乡”齐名的马铃薯主产区。 此外,还注册了“南方薯宝”“威雪牌”“威宝牌”等商标,其他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等也在申报中。

  威宁拥有 400 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是南方较早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威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 150 万亩,总产量 300 万吨,覆盖农户超过 80 万人,综合产值达 40 亿元。有鉴于价格波动频繁、市场供需错配、产业韧性不足等挑战,威宁洋芋产业仍需经历品牌化、数字化、金融化等现代化演进,辅助其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保障种植端收益稳步提升(完)